WWOOF的意义:乌托邦也需要物物交换
这么说来,我去新西兰WWOOF的农场帮奶牛挤奶三小时,或者在巴拉格小公寓和罗威纳犬挤一张沙发的性质,和古时候书生游学没了口粮,帮李奶奶写封家书,李奶奶给了书生两个炊饼纯属一个道理。
( 文|周笑纹 来源|《都市周报》)某男,双子座,在这个城市过着很安逸的生活。他热爱旅行、远足、换工作,和旅途中一切未可知的故事。
2007年,他工作不顺,于是翘班一周去了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他讶异于当地的山清水美万物通灵,于是干脆回大城市麻利地辞了工作,调头扎回一个叫花江的小镇,做起了支教老师。
半年中,他教了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还给当地的农家小饭馆做服务员,不时在QQ空间里贴出自己学生的作文和花江风光。当然,他还追到了寨子里最漂亮的姑娘——她是那家农家饭馆老板的女儿。
后来,他自然回来了。因为这不是《知音》中报道的“情系山区多年,男白领扎根山区无怨无悔”的那类故事,双子男去之前就把行程规划得很清晰:以自己的付出换免费的食宿,当然,也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谈恋爱也是你情我愿,谁也没规定支教就得打光棍。
看过旅日作家萨苏写的一段话,大意是:在成熟国家,人们受到的诱惑和威胁都比较小,每个人的职业和生活都有保障。除非想像比尔·盖茨般做出番丰功伟绩,否则你可以很安定地过完一生。但在发展的国家,这种压力会比较大,人们很不容易抽离现实,去放弃工作放弃赚钱放弃机会。所以,每个人的内心都对乌托邦式的长时间放逐有很大的蠢蠢欲动。
林志玲姐姐都说,也许我的内心住着一个叫冒险的小朋友。当对脱离既定生活轨道的渴望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就会猛地站起身,决定不管不顾地把自己流放一段时间,大喊一声,我要去旅行了。
正因为不容易,所以大家都很向往此类放逐式的旅行,搭飞机+住酒店+观光游显得十分OUT,住青年旅社也有点过气了。我们纷纷表现出很有闲并且吃苦耐劳的模样——可以摘葡萄抹桌子修课桌,只求换得一日三餐和一张硬板床,要用自己的双手赢得一次真正的旅行。
这种方式,基本属于以物换物,就是指用自己已有的物品/服务与别人交换,以换取别人的物品/服务,是一种现有贸易模式出现之前已有的交易方式。这种方式早于人类使用货币做买卖之前。
这么说来,我去新西兰WWOOF的农场帮奶牛挤奶三小时,或者在巴拉格小公寓和罗威纳犬挤一张沙发的性质,和古时候书生游学没了口粮,帮李奶奶写封家书,李奶奶给了书生两个炊饼纯属一个道理。
当旅行所必需的生活要素通过以物换物的形式实现后,其实是种最简单原始的需求。人们厌烦了清晰明了的金钱标价,想找约定俗成一种简单的玩法。沙发客也好,WWOOF也好,义工旅行也好,加入前都先讲明规矩:一起混可以,你睡睡我的沙发,我睡睡你的沙发,你在我的农场松松土,我在你的农场除除草,大家彼此免单,两家大门常打开。
这样玩,你对物质必须没太高要求,非万豪不住非米其林三星不吃的人早早绕道。最后,它会呈现出一种旅行乌托邦——我们共享可以共享的物质,和这个明码标价的世界小别,去完成一次短暂的抛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