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任何一个客运站都有到大埔的车,车票大概一百多元,准备伍佰元去去这个简单,平和,美丽的小城吧。别怕迷路了13794317172是我的手机号码,296343254是我的QQ,随时随地做你的指南针,我现在在广州,我只在春节时才回去,所以只有春节那段时间才有沙发,各位朋友抱歉啦!但是大埔旅店很便宜一半20元就住宿一晚。
爱上大埔的N个理由
曾敏儿 对于我这样的长久以来喜欢四处游荡的“野驴”来说,第一次去大埔,居然会一再地在心底涌起惊艳的感觉,实在是令自己也会略觉诧异。说起来,第一眼的大埔出现在初秋九月的某一个傍晚时分,下车后的第一口呼吸,便让我确定:这里的空气是清甜洁净的。 对大埔,就这样迅速而坚实地奠定好了热爱的基调。爱,当然需要理由—— 喜欢大埔的风情山水。有一首老歌叫《风含情水含笑》,之前只觉得矫情,可是在大埔,一山一水,无不充满别致风情。某天在西岩茶山,在山顶小亭临风而立,夕阳在山边静默地辉煌,那一刻,只会令人觉得,时间如此凝住多好。 喜欢大埔的客家文化。民居、汉乐、汉剧、古刹、茶山、陶艺、多姿多彩的历史人物故事……“一腹三翰林”、“父子(俩)进士”尤其令我们感慨,而一到节庆,客家民俗花环龙、鲤鱼灯、五鬼弄金狮便开始依次登场亮相。大埔人会很认真地告诉你:被誉为“南国牡丹”的广东汉剧,就起源于大埔,大埔还是被官方命名的“广东汉乐之乡”。 喜欢大埔的客家民居。久远年代遗留下来的围龙屋,至今仍然壮观奇巧。四百年间,有多少故事发生?行走在古旧幽长的楼道间,只觉得时光能够轻易倒流,在红灯笼下,我们已经在设想,如果能在这里住上一夜,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是否能够入梦?…… 喜欢大埔的古老小镇。大麻、茶阳、湖寮、枫朗……奇异又不乏诗意的镇名,配合着小镇至今完好保留的老式建筑,配合着悠闲从容的小镇生活,城边总是有一湾碧水优美地流过……不经意间还能看到“××电报局”这样至少数十年前的招牌,忍不住就想探头进去问:现在还可以发电报吗?——这样的小镇,总是最适合怀旧与冥想。 喜欢大埔的美食。到大埔之前,只是听说客家美食名扬天下,而在都市里,我们最常吃到的是盐焗鸡和酿豆腐,直到真正到了大埔,才算真的到了客家美食之都,笋粄、豆粄、珍珠粄、薄饼、鸭嬷溜、豆子羹、红菇汤、猪肉酸菜饭,还有满街满巷的牛肠肺……原以为已经饕餮够了,却又吃到了“算盘子”,我们不由得齐声欢呼,举箸大嚼起来。 喜欢大埔的男人与女人。客家人的勤劳与好学从来都是优良传统,古语讲“男人无文盲,女子无小脚”,大街小巷的书店多不胜数,大埔人会骄傲地说:我们大埔出过好多状元(举人)进士!而客家文化的深远悠长,可追溯直至四千年前,儒雅大埔人讲起自己的历史,如数家珍。尤其喜欢大埔女子,总是那么温婉可人,以不争的姿势,成为客家世界最独特最柔性也最坚韧的力量。 …… 爱上大埔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对于这样一个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更多的时候,我们只需要慢慢地感受。——或许,只需要挑一个午后,在茶阳古镇心无所思地漫步,你就能清晰地感受到,时光是如何优美而随性地雕刻着生活的,而能够如此这般地生活在大埔,可能会迅速地成为你最新的人生理想。 给怀旧一个空间 姚远东方 爱一个地方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吗?? 需要吗??? 不需要吗???? 我只是想研究一下,何必那么认真呢。——哎,到底需要吗…… ……好吧,就给你一个理由。 我不是一个怀旧的人,大概因为还不够老吧。但是我喜欢有怀旧感的东西。大埔就是一个让人一下子深陷怀旧不能自拔的地方,像个商量好的陷阱。一个远看古朴静谧的小村落,走近了,才发现,是一个新旧建筑杂居的地方,新的有贴了瓷砖的小洋楼,旧的有几百年历史的老院落。无论你愿意不愿意,相信不相信,它们就是这样存在着,相处着。近了看,觉得很奇怪,好像一下子就从遥远的封建社会来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而从远了看,又像是现代的帅哥遇到了古代美女,总觉得应该发生点儿什么,又让人无法想象故事该向何处发展。 反正大埔就是这样真实地存在着。像一个人的理想与现实,时而矛盾,时而和谐。也正是这一点,让我冷不防就深陷进去。一次次的随着那些老建筑,老院落,老寺庙,和老故事陷入一部活生生的电视连续剧一样的近代史。又一次次猛一抬头被挡在眼前的瓷砖洋房带回到无边的现实。来这里旅行有种进入时光隧道的感觉,超爽!很赚! 一位收藏家说过“判断一个事物的价值,要看它新的时候,如果总给人一种历经沧桑的感觉;而在它真正老旧的时候,却还能透出一种有质感的美。那么这一定是最有品位,也最有味道的。”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大埔就是符合这个标准的,有品位又有味道的地方。尤其是后者。大埔有好多传统的古民居动辄上百年的历史,建筑是身体,鲜活的民生才是灵魂。大埔的古民居都有灵魂——里面都还居住着当年建房者的后人。只是当年的恢弘和气派都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映射在斑驳的墙壁和锈蚀的屋顶上,只有优雅的造型和墙上的老照片,时时提醒着游人,这里曾经是怎样的奢华和雅致。 真的很想问问这些后人,每天住在“古董”里的感觉是怎样的? 大埔还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城(茶阳古城和三河古城)。还能看到当年的骑楼、石板路和码头。与丽江古城和凤凰古城不同,这里的古城没有艳遇、没有酒吧、没有专业的导游,没有成排的旅游大巴;走在茶阳古城的石板路上,依旧能感受到中国边远小镇的上世纪原生态,骑楼里还开着用手推剃刀剪头发和刮胡子的理发店;门上石刻着“大(麻)埔电报局”的老门板里现在还销售着手工玻璃的煤油灯(不是城市人用来怀旧的的物件,而是小镇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街角转弯处一个一身深灰色打扮的老大爷倚着门板,就着阳光在修着一个可能与古城一样老的眼镜。在我对着他按动快门的一刻,他从厚重的眼镜框上边投来好奇的目光,让我感觉到,我的出现打扰了小镇平日的宁静。这就是真实的小镇生活。它让我一下子想起了鲁迅或老舍笔下的小城,让我想起了奶奶曾经讲起的她小时候的故事,想起了厚厚的历史书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儿。 只有楼上人家传出婴儿有节奏的哭声,和窗台上偶尔伸出的绿色植物,让我感觉到生命的存在和代代的生生不息。 这里的情趣在于发现,在于沿袭,在于你怀旧的心情和休假的神经。 以上内容转载自网易博客 客都风情 kfmzw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