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客网|新一代沙发客专业网站|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楼主: 假行僧

穿越“香格里拉”----玩的就是心跳

  [复制链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118 天

[LV.6]常住居民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09: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2-2-1 09:26 编辑

      我们一路前行,一路打听,好在这里的人们都还挺热心。但他们的答复从没有一致的,这个说三小时、那个说五小时、有的说快了、有的说天黑都到不了,唉!反正听起来都让人心惊。
      走啊走啊,我真的不知道走了多少时间、多少路程,更不知道前面的路程还有多长。天渐渐黑下来,山上偶尔有零星的灯火。万籁寂静,只有两辆孤单的摩托发出的轰隆声在山谷里回响以及两盏孤独的车灯在黑夜里爬行。
      大约晚上九点左右终于我们来到了一家小旅馆,这里离“水洛乡”只有几公里了。此时天也黑了,人也困了,又累又饿实在是不想走了,就决定在此住宿。
      老板娘是当地的藏族妇女,店里还有她的母亲和婶婶。他丈夫是射洪县的汉族,十多年前来这里打工和她结的婚,一家人对我们都很热情。小旅馆住宿条件可想而知,好在老板是内地人,做的饭菜还算可口。
      吃罢晚饭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明早早点进村,如果值得就在乡里呆一天。躺在床上,回想起一天的辛劳和后面的路程不禁思绪万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118 天

[LV.6]常住居民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09: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2-2-1 09:38 编辑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们吃过早饭就匆匆出发,大约一个小时后就上山来到“水洛乡”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118 天

[LV.6]常住居民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09: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2-2-3 09:32 编辑

      “水洛乡”位于木里县西部边缘,东接固增乡、桃巴乡;南依宁朗乡;西邻甘孜州稻城县的俄亚同乡、蒙自乡和云南香格里拉乡;北靠麦日乡。人文景观主要有旭米藏族的奇特婚俗、藏族各支系的锅庄舞和原生态长调山歌,藏族山寨的石碉楼和服饰文化。还有正在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兰满古碉群、其拉村神仙洞、古尼伸臂桥、米坝组300多米长的巨型嘛呢堆群、以及沧桑古刹呷洛寺和都鲁寺等。
      “水洛乡”坐落在一处面北朝南的山坡山,由于人口不多整个村子显得房子很稀落,村口是一堆“嘛呢堆”。据说“水洛”系藏语“肃鲁”音译,其“肃”是本支系的自称,“鲁”是一沟一沟的土地的意思。这里的人们基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淳朴而自然、豪放而开朗。山坡上四处栽满了各种果树,苹果、梨子、核桃等等,最稀奇的是满山的仙人掌上长满了大个大个的仙人桃。但多半是因为交通的原因,这里的水果简直没人采摘一样。田里正是稻米成熟季节,一片丰收景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118 天

[LV.6]常住居民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09: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2-2-1 09:41 编辑

      我和“铁马三十一”在“水洛乡”四处转耍,来到村北的一家藏家小院前,此时迎面走来一位标致的藏族小伙边玛旦珠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并把我们引进家门。这是他叔叔农里偏初的家,家里大大小小十来个人兴致勃勃地欢迎我们。这里的藏家与甘孜地区的风格完全不同。除去外形风格迥异,屋子里面没有桌椅板凳,人们就坐在地板上,只有家里的长者有一块坐垫。当我们进屋后长者连忙把坐垫让给我们,我们也不好意思地再三推辞。
      屋里正墙上是佛台,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供器与供品,墙面还贴着一些佛教方面的画像。一家人陪着我们席地而坐,女主人端上酥油茶和自家酿的“黄酒”。大家谈天说地,没有一点拘束,就像久不见面的老友一般。
      午饭时间我们也在主人家的盛情下与他们共餐了。这里的米饭是一种“红米”,味道极美!菜就比较简单了。然而我们却吃得津津有味。吃过饭男人们该下地干活了,我和“铁马三十一”也拿起相机继续在村里游玩。欣赏美景、了解民风,拍了许多照片、吃了不少鲜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118 天

[LV.6]常住居民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09: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2-2-3 09:34 编辑

      在同农里偏初的摆谈中我们得知往西边山沟的一条小路可以去我们曾听说过的“俄亚纳西乡”,并且“俄亚乡”有公路直接到亚丁。因此第三天早晨我们在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藏族朋友一家下得山来后商量决定干脆趁着兴致继续前行到更远更神秘的“俄亚乡”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118 天

[LV.6]常住居民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09: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2-2-2 08:56 编辑

      关于路况我们已经是向许多人打听过的了,“水洛”到“俄亚”大概也就七、八十公里,中间经过“宁朗乡”。道路就是一般的土路,应该是这些年修电站的公司修的。
      翻过一座山后公路基本就是沿河而行,这里河水清澈透明,简直是我们久违了的翠绿色,美极了!要不是因为初来乍到、前途不明真想跳下去痛痛快快的洗个澡。我此时想要是酷爱游水的“可可西里”到这里的话可不得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118 天

[LV.6]常住居民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09: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2-2-2 08:57 编辑

      一路上碰见许多骑摩托的当地老乡,在他们用羡慕的眼光看看我们的摩托后就加起油门似乎要和我们赛跑。但毕竟我们没有他们那么路熟,所以也就任他们把我们丢在身后。
      在宁朗乡有条分路,右边是到云南省的泸沽湖,左边往“俄亚乡”。这时路面开始出现了水坑,路况也越来越差了。有一段山路又窄又烂,完全是在峭壁上开凿出来的险路。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前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118 天

[LV.6]常住居民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09: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2-2-2 08:58 编辑

      转过弯就来到了我们这次旅途最惊险的地方。这时一处两条河流的交接处。一座尚未修好的铁桥凌空而架,河水非常湍急。我们停下车来向当地人询问才知这座桥已经修了有五年之久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至今还处于停工状态。当地人过河都靠下面的铁船摆渡河半山腰的索道吊渡。现在正是涨水季节,因此我们只有靠索道吊渡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118 天

[LV.6]常住居民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09: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2-2-2 08:59 编辑

      负责吊渡的是当地一位蒙古族老乡,收费是每人(包括摩托车)50元。我和“铁马三十一”商量好先把我和我的“川崎”吊过去在来吊他和他的“铃木”。 我们帮族蒙古老乡绑好车,他先独自牵引过河,再把我拉过去。虽然本人平时也称得上“胆大”,但在跨进吊篮滑向河心的一霎那也不禁心中发冷。顺利过河后“铁马三十一”和蒙古老乡的助手在那边放车,我赶忙帮助蒙古老乡在这边拖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川崎”吊上岸来。然后又轮到“铁马三十一”过河。总共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大家终于顺利渡到了河对面,这时我们都筋疲力尽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118 天

[LV.6]常住居民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09: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假行僧 于 2012-2-2 09:01 编辑

      告别蒙古老乡我们继续前进,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俄亚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沙发客网 ( 冀ICP备19007410号-2 | 全球排名

GMT+8, 2024-6-3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