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4从六盘水过来的K496从杭州东站出发,运行2h42min于16.56抵达终点站上海南。车票24.50元。
7月中旬我在沙发客网上就与浦东的陈姐取得了联系,确定到上海就住她的沙发,她就将位置发给了我。前几天也再次确认了到达上海的日期,今天上午订好火车票后就及时通知了具体的抵达时间。还没下车,陈姐就将最便捷的公交线路发给我,就在南站内坐3号地铁并在途中换乘12号地铁6元即可到她家。
她邀请我在她家吃饭,我婉拒了。我在外沙发旅行只是需要别的沙友提供住宿,其它方面我只想尽量减少对别人的打扰。她见我这样坚持,就建议我到她家小区对面的社区食堂就餐,这样优惠一些,我表示接受她的建议。到了她家附近,她建议我先把背包放在家里要轻松些,我打导航走到小区门口,她叫我进门直走左手边第一幢楼即是,她在二楼阳台伸出头来招呼我。进屋卸下背包,冲过凉换了衣服,人一下子就清爽了。她征询我的意见,原来她为我留着饭菜,我再客气就不对人了。
饭后我们交流了各自旅行的往事和经验。陈姐和老伴俞哥都已退休,一向也是喜欢满世界穷游,背着电饭煲看过很多世界。特别是前几年陈姐还跟另外两位朋友一起开三轮摩托车带着帐篷周游过一些地方,其乐无穷啊。我也乐于分享自己在户外活动中的一些实践经验,交流起来特别容易。
聊得投机时间跑得飞快,子时已过,陈姐安排我与俞哥睡床上,她自己打地铺,我接受不了这样的安排。这是一室一厅的套间,客厅和卫生间正在进行部分重装,沙发上堆了好些物件。她进一步解释说女儿住在同一个单元的楼上,晚上要下来用卫生间,我睡在客厅里就不大方便。既是这样我就只能客随主便。
第二十五天 沪上游
2018.08.17
6点钟就睡醒了,昨晚陈姐问我喜欢吃酒酿丸子么?我是喜欢吃醪糟汤圆的。今早她就专为我做了满满一大碗酒酿丸子,还在上面撒了一些自做的糖桂花。米酒也是陈姐自己酿的,储在玻璃罐中,见我喜欢吃,又给我碗中添了一勺。
边吃边聊,我打开QQ相册翻出一些户外活动和沙发客的照片给她介绍,有些沙发客我们都认识。也不知怎的,现在找沙发并不容易。这次做行程规划时,在没有亲戚、老同学的站点我都试着联系沙发客,但情况不乐观,只联系到广州、上海、南京的3位沙友。于是我转而联系3位以前来过云阳的沙友,基本都应了。贵阳的刘勇俩口子接待了我,杭州的两位沙友在我抵达杭州前一天再次联系时情况有变。一位去了宁波接待不了。另一位家里还有一位沙发客未走,不方便接待,,他在微信上联系我,让我告知到达的时间和具体位置,要给我在外面开房。我提出打地铺他也表示为难,鉴于这种情况,我就取消了到他那里的计划。直接到西湖边露营了一宿。
出发前南京有两位沙发客在我的求沙帖子中留言,表示愿意接沙,但最后都没有留下有效的联系方式而作罢。这种情况也许是现在的工作压力大,很多时候没有太多的精力关注沙发客网站,说过的事容易忘记。
我本人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每天都上网,平常都是把沙发客网页挂起的。对于所有的沙友我都持一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我的心意表述为这样一句话“只要你愿意欢迎你途经重庆云阳哟!”我的沙发没有门槛,只要你愿意,真的!就这么简单!自从2012.02.27知道有这种旅行方式后,立马就注册了沙发客,完善了个人资料并开始接沙,至今已经接待来自各地的男女老少沙发客25位。自己也住过六地七处8次沙发。
今年以来还没有接到过沙发客。沙发客网站的活跃度也不如前些年,QQ群很安静,微信群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的交流。这也许跟大的环境有关,很多人都日趋保守,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明显缺失。但像陈姐和昆哥这样热情的沙发客还是存在的。
我在外面做沙发客时谨守一个原则,尽量减轻对他人生活的干扰,一般只是住宿,若是沙主邀请吃饭,也仅接受在家中的便餐,绝不接受到外面餐馆的吃请。这次在陈姐家早晚两餐都是陈姐在家准备的。所有到我云阳的沙发客,不论是在县城家中,还是在学校宿舍,我都是自己做饭招待,时间方便的话还会带到山上野炊。昆哥有一大一小两个鼎罐,去年又置办了一艘皮划艇。建议有兴趣的沙发客可以将云阳纳入行程规划,与昆哥相约云阳。
这次出来前对装备已经进行过优化组合,基本原则就是在保障最低需求的情况下越轻便越好,但是急救包是不能不带的。在旅途中实际感觉的需求比出门之前的想象更简单。之前在广州因为需要乘火车去香港而通不过安检已被迫将户外炊事装备连同睡袋快递回家了,燃气罐就留在了侄儿家。昨天晚上睡觉前我已将背包重新整理了一番,挑出了在后面的行程中用不上的物品,装在袋子里计划今天早上快递走。我打了一下快递,发现在陈姐家小区门口对面就是一家邮政营业所,这多方便啊!陈姐说要8点半才上班。
08:40我只带了挎包,提了袋子,与俞哥和陈姐道别,陈姐嘱我回来吃晚饭,我愉快地答应了,请他们留一些饭菜就行,不必等我。出来首先寄了快递,2.8k走普通国内邮政小包到云阳连包装纸箱一共用了20元,又乘便在柜台上换了10元零钞预备坐公交。出门前,陈姐取出一张上海市公交卡非要我带上以方便乘公交车,但我坚决婉拒了。
09:10就在邮政所南侧的公交站台上了浦东15路,2元前往泰东渡口。
10:00到泰东渡口,一张望就看到了东方明珠电视塔,望着高塔穿过几条道路就到了。整个陆家嘴片区已是一片摩天大楼森林,楼宇之间的地面及黄浦江右岸一带已经景区化。通过安检进入院内,穿梭不息的游人都在伺机拍照,我也从不同角度拍了几张。有部分人在塔楼入口处排队,我走过去问正在打扫地板的大哥,他说登塔的门票有两种价:180或220元。
我出了大门,沿江滨观景带漫步观赏浦西外滩一带的景致,那是上海滩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地段,即十九世纪国门洞开之后的形成的十里洋场百年外滩,令我感慨。人类在三百万年前从东非高原出发,历经千辛万难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种族文化的人群都渴望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交流和精神对话。从历史的经验看,往往是活跃的文化交往保障了已知世界的繁荣昌盛,而各种原由的闭关自锁最后都是被内外的暴力所摧毁。当下中国力推的一带一路正是顺应了世界大势,十里洋场的景观时刻提醒国人切莫再开历史的倒车!
在这个景区,我看到一些丑陋的人高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恶习依然故我。
今天因台风过境,时有劲风急雨,我的伞收放了好多次。黄浦江沿线的渡口也奉命停航。我从金昌渡口折出走到浦东南路商城路公交站乘783路2元过江到淮海东路浙江南路下车,先逛了豫园。
豫园名气在外,但真没什么意思。一大群雕梁画栋的格调一致的中式建筑挤挤攘攘地被压在一圈高楼之间的狭小空间,兼之内部的一些建筑也被脚手架团团包围,令人难辨年代。吃的、玩的、看的各展异彩,其中若干家名满天下的汤包点门口都形成长长的人龙,听说有些游人是排了一个多小时才得到一只25元的两种口味之一的灌汤包,招牌上标明了鲜肉味儿的净重280g;蟹黄味的128g。
我到各处看了一番热闹,又想念起国道318的起点,于是赶往上海市人民广场。在广场的东南遇到上海博物馆,就跟着排队的人流进了大厅。这个城市的历史和现时地位决定了它的展出内容五花八门极富包容性。当天的展出内容涉及到中国青铜器、中国古代雕塑、中国陶磁器、中国古代玉器、中外货币、明清家具、少数民族工艺以及中国古代绘画、书法、印章等方面的文物。其中部分文物注明由其它省市的博物馆调拨的。
从西北门出来,一位妹子请我帮她拍个照,我也顺便请她帮忙按了一张,走到市府当门青铜的“上海市公路零公里标志”处,正拿着手机俯拍,那个妹子又来请我给她以整个博物馆为背景拍一张,我们又换手拍了一轮。昆哥在外旅行,总是随手拍景,但少有机会把自己框进去。出门时也将自拍杆带在包里,但哪有时间和机会来摆拍呢?在广州的时候就将它打包寄回家了。
从人民广场广东路公交站乘167路2元到徐家汇公交站。正要开口向路人打听天主教堂的位置,抬头就望见了圣依纳爵堂两个带十字的尖顶。这座落成于1910年的教堂是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向东,两侧建钟楼,高耸入云。教堂坐西朝东,教堂高79米,宽28米,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670平方米,建筑面积667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人。
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外观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双尖顶砖石结构,堂脊高18米,钟楼全高约60米,尖顶31米,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堂身上也有一十字架,颇似轮盘状--生命恰如驾驭轮盘,恰当的比喻。堂身正中是盘型浮雕,繁复华丽,远看极像罗马钟表的形状。外部结构采用清一色红砖,花岗石镶边,屋顶铺设石墨瓦,饰以许多圣子、天主的石雕,纯洁而安详。
遗憾的是来之前没有预先查看资料,此时已是17:30,过了开放时间,铁门已经锁闭。我对着正门上方的耶稣像划十字,念了遍天主经。
回到徐家汇公交站,我惊讶于站台的左侧居然还保留了一个红色的钢框玻璃结构的公用电话亭。我打探了一下,中间有隔断,里面的两部电话外观都还正常。十多年前这种磁卡式公用电话机在中国城乡的街道、校园都还随处可见,当时没有手机的人兜里都揣着几张磁卡,常见街头或校园的电话机旁有人斜靠着在煲电话粥,后来随着手机的大众化静悄悄地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不曾想今天在这里不期而遇,却恍若隔世一般。
上了920路,2元往新北门公交站,公交车从白天走入四围渐合的暮色中,正是华灯初上时,一路上城市的灯光竞相绽放。连白日里难得有人关注的一些楼宇这时候借了霓虹灯的光彩也霎时变得妖艳起来,周围的一切就这样构成了一个光怪离陆的大上海。车上的移动电视滚动播放着几则广告,其中一则甚为眼熟,专侯它再次表现,仔细看了不禁抿笑:小罐燕窝月饼,大师作,六大派系,六种口味。它的
视频画面创意与近几年来长期霸占央视屏幕的那十罐茶极为神似。
来到人潮涌动的观景大道,我一边顺流而行,一边选择角度咔了十几张黄浦江两岸的夜景。这时候陈姐打电话讯问,我一看时间,也是要往回走了。于是打了导航找到地铁站,6元钱转一次,9点半回到了陈姐家。
第二十六天之一 云阳面坊遍地开
2018.08.18
在外旅行的这些日子,无论晚上睡得多暗,早上6点来钟都会醒过来,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大仲马说,人最怕一睡不醒,要是知道会一睡不醒,他是不会入睡的。我走出卧室,客厅右侧的沙发跟前,陈姐坐在防潮垫上戴着老花镜看手机。见我出来,我们道过早安,陈姐起身去到作为厨房的角落准备早餐。
我收取阳台上已经晾干的衣物,叠好后装入背包。在外行走,我通常穿一身带两身,每天晚上冲凉之后尽量及时洗净争取晾干。有条件脱水的话早上收取都没问题,要是在外露营不能脱水,通常就干不了,这样子我就会把半干的衣服直接穿在身上。前年暑假我一个人重装徒步翻越天子山和阴条岭的8天时间里有5天在下雨,大部分时间都是透身湿。帐篷也没有机会晾晒,背包里外都是湿汩汩的。在外行走,我宁愿在烈日下汗流浃背,也强过在风雨中湿滑难行。这一路走来,除了在贵州境内遭遇过多次阵雨外,途经其余地区时的天气都比较晴好,也算难得。
陈姐将酒酿丸子盛了满满一大碗端到阳台的桌子上,我边吃边与她聊天。谈到一些必带的装备,我打开手机翻出我在西湖被马蜂蜇了后吸毒的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真空吸毒器吸出的泡沫状毒液。说明在外行走时急救包是一定不能落下的必需品,虽然你极少用到,但是一旦遇险就只有它才能及时拯救你。我把淘宝里相关的链接发给她,同时提醒在采购这类装备时性能和质量是最优先考虑的要素,以免误事。
快要离别了,我建议陈姐和俞哥到长江三峡旅行时从重庆顺江而下,一站一站慢慢游,打云阳经过时一定记得保持联系,我将以昆哥的方式接待他们。
07:30陈姐着睡衣送我到公交站。我记得上海本地人着睡衣到室外活动的习俗曾经在2010年世博会前夕在网上引起过一阵范围不小的讨论,有些人认为像在公共场所着睡衣这样太过随便的衣着有损一个城市的形象。其实我认为生活就应该多点轻松惬意,特别是在快节奏的城市里,更没有必要用那些无聊的条条款款将本已疲惫的身心无意义的束得紧紧的。穿着睡衣上街本身就构成了一道城市的风景。我拦住一位路人,请她帮忙把我与陈姐框到手机里。
07:43看到794路自北开过来,我们握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