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过一些地方,从来没想过写游记和别人分享行走的乐趣,我是属于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那种人。
说到西藏,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吸引我,反正从去年开始,西藏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在我印象里这是一个很神秘很神圣的地方。向往了一年,终于踏出第一步是5月10号,我和我的搭档从呼和浩特出发一路走走停停,5月20号我们从兰州和在沙主家结识的山东女孩一行三人踏上进藏的路。然后这里大概要提一下我的搭档因为一些急事在半路下了火车回到了内蒙古,我和山东女孩两个单枪匹马组合到了一起进藏。火车是21号中午12.05到达拉萨站,九十点左右山东女孩提出停站的时候下车看风景,我当然举双手同意了,我忘了停的是哪一站,记得海拔四千多,我下车之后一直在向山东女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山东女孩示意我不要太激动少说点话,我马上闭上自己的嘴乖乖回到车上。上车没多久头开始昏昏涨涨,有点疼,可能一路风景太美所以身体不太舒服也没当回事,吃过红景天没过多久就到站了。我要去前几天预定好的客栈,山东女孩要等她的老板来接,就这样分道扬镳。到达客栈的时候头疼头晕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客栈前台一直在叮嘱我多喝点水多穿点衣服。可能红景天的药效还没有上来放下行李什么都顾不上就躺下了。醒了睡,睡了醒,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没吃饭体力有点不支,实在待不下去想出去走走,就把给拉萨沙主准备的礼物拿出来决定给他送过去。沙主出差不在拉萨,所以我步行到他家小区门卫处询问能否将物品放到此处时,对方表示同意,我把东西放在桌子上的时候特意看了一眼那个人,是个藏族大哥,长得很黑,有点小心翼翼的看着我,我对藏族大哥露出礼貌性的一笑,他立马对我放在桌子上的东西提出了疑问,用生硬的汉语对我说那是什么东西?我说这是个笔筒我从老家带过来给朋友的。我又问我朋友的狗狗大宝在哪里?藏族大哥往右边指了一下生硬的说在右边,从进去到出来,那位藏族大哥一直在对我笑,是微笑,让人感觉很舒服。小区出来的时候沙主给我来电跟我极力推荐拉萨桥让我去看看,我就按照他的路线一路走到拉萨桥上,说真的到的第二天走了那么多路真的有点体力不支,但是人家推荐了我也不好意思拒绝。拉萨桥下流淌的是拉萨河,我刚下桥站到河边沙主大哥的电话又打进来了,问我到了没有,感觉怎么样,说了一大堆哪些地方值得一去哪些地方不能去,说的太多我根本没有记住,但是沙主很热情的一直在说,末了让我注意安全,让我再等几天他就回拉萨了就挂了。我坐到拉萨河边,风很大,我摘掉口罩感受太阳晒在脸上又让风吹过的感觉,山很高,云很低,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清澈的天空。我静静的在河边坐了一下午,旁边有好几个人在河里洗衣服。走着回到客栈的时候感觉空气太稀呼吸不上来,就像跑了个三千米一样上气不接下气,无奈没有公交直达我的客栈我只能一步一步慢慢的走,回到客栈我喝了一袋奶洗了下衣服,洗了个澡,睡下了。第二天醒的时候十一点多了,山东女孩问我今天什么打算,我说我今天要换一下客栈,因为我一个人承担住宿有点超预算所以想换一个相对便宜的青旅。山东女孩让我到她那里蹭饭,我表示到青旅放下背包就过去。让我很惊讶的是她的老板骑着摩托车到我青旅这边接我了,见到我第一句话是,你是萨其木吗,我一下子差点笑晕了。我说我叫萨其日,我应该怎么称呼你?他说,你可以叫我酷客,我说哦顾客。老板是个东北汉子,骑摩托车非常豪爽,到达他的青旅下车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在飘,心脏都差点跳出来了。上楼看见我的山东女孩指着旁边的人说看看我的藏族小帅哥。拉我去厨房做饭一直跟我唠叨说千万不要还没开始呢就让我结束了。说一定要做好吃的饭菜一定要和她藏族小帅哥的胃口😄😄其实我也没打什么下手,一直负责聊天,聊到一半就跑到外边跟她的藏族小帅哥聊天了,简单的了解之后发现他跟我一样也马上要毕业,生活的环境和我差不多都是在牧区,我就问他毕业后什么打算,他跟我介绍说家族企业,他们家是做冬虫夏草的,毕业要继承家里的产业,说现在虫草属于下滑阶段虽然这样一斤虫草也要高达十几万人民币,我疑惑虫草到底有什么作用有这么高的天价,他简单的说了两个字,防癌。我想应该是现在激素食品过多加上虫草的稀有性把它的价格推到了十几万。仅一些简单的聊天之后我居然很惊奇的发现藏族和蒙族有很多的共同点,比如说信仰,比如说生活方式。藏族人养牦牛,并且爱牦牛,一年只会宰一两头,但是从来不会卖出去,村子里如果有人卖了牛那全村人都会看不起那家人。拉萨卖的牛肉都是从西宁运过来的。而且一头牦牛他们卖的市场价格是七到八千。我说我们民族也是差不多一样爱牛,不会用石头扔牛,我们的民族一般不会卖马,假如马老了我们会放走,随便到哪里,不会让它在生长的故乡死去。这是我们的传统,但是我们的民族退化了很多或者汉化了很多,已经有很多原始的禁忌我们忘记了或者不在乎了。但是让我惊讶的是藏族人一直还保持着原始的信仰原始的生活方式,比如牦牛比如天葬比如喇嘛,即使是如今的拉萨消费排行全国首三。回青旅的时候我是一路走着回去的,一路上我都在想蒙族和藏族的区别在哪里,我不知道在哪里,回想下站在呼和浩特高楼眺望远方的时候远方的高楼大山都被雾霾淹没,而西藏,我曾经向往的天堂,也在商业化,也有无数外来者,没有高楼,但是天还格外蓝。藏族人很骄傲的跟我说我们这里没有雾霾。
回到青旅的时候一大帮人围在一起聊天,厨房飘来阵阵香味,他们让我一块儿吃饭。我实在不想吃,以高反为借口躺下了。可能人和人之间的温暖在于细节,他们一直对我微笑还给我冲了一杯葡萄糖粉,告诉我说红景天药速慢要喝葡萄糖粉。我躺在床上睡了一觉,中途拉萨的驴友的来电让我从睡梦中醒来。她问我要不要搭伴去洋湖,我说我不是很想去,她说那你白来拉萨了。我没数踏进拉萨几天了,好像很多天了。我一路逆着黄河流来到这里,争取把所有景点逛完,不白走这一趟旅程,但是来到拉萨,我突然就不想去景点感受历史感受风景了。一路西行,我已经读完了一路的历史。我想停下脚步感受或者融入这里,而不是一个历史一个风景,所以我拒绝了她。
去年我看过很多拉萨攻略,攻略大多都说拉萨是个文明的旅游城市,只要你面带笑容,那你也同样会收到无数个笑容的。我戴着墨镜坐在布宫门口休息的时候,一个藏族小女孩抬着头一直看我,大概是在好奇墨镜里的自己,我看着她忍不住笑了,黑黑的皮肤,纯洁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如果我的眼睛是相机,我想我会拍下她回给我羞涩的微笑,很美,很纯洁。这里的生活节奏很慢,藏族人过得很悠闲,不像内地那样朝九晚五加班加点。或许应该是天黑的比内地晚亮的也比内地晚,但是不管早或者晚,这里的治安都非常棒,就像青旅的人说的一样,藏族人有自己的信仰,不会做伤害别人的事情。大街上随处可见老人,拄着拐杖,或者驮着腰,旁边肯定有晚辈扶着。我一直在拿我的内蒙首府做对比,也许不该诋毁自己的故乡,但反差是天和地。我也许想通了这里的什么东西吸引了我或者我为了什么东西而来,我转经筒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两次前面一位老者的鞋,他回过身对我微笑说,你先走,而不是你有病。
来拉萨待了差不多四五天差不多把所有该去的地方都走完了,我每天徒步走拉萨,很少坐公交。我一直在找搭伴,等消息,我想徒搭去云南,另一个我一直向往却没机会去的天堂。可在拉萨大多的背包客都是从云南走滇藏线过来的,我这样反搭很难找到伴。青旅的人跟我说其实也不难,走到路上会碰到很多兴趣相同的人。无奈我是一个女生,所以我只能选择分段行走,祈祷在路上能碰到天时地利人和的驴友。来拉萨的第四天,我一个人徒步去小昭晒了一个小时太阳,又徒步去罗布林卡,带上耳机坐在湖边听歌。一位给鱼喂食的老者走进我问拍照了没有,我摆摆手示意并没有拍照,老者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我从内蒙古来,老者很惊奇的样子对我说,那你很厉害,从祖国的东边走到西边。我和老者聊了大概一下午的时间,聊了很多两个民族之间的事情。其实我很喜欢跟老人聊天,可以听很多历史故事,虽然我对历史并不感兴趣,但是我对老人的亲身经历感兴趣。亲身经历是故事,不是历史。老人跟我说他来这边拿了一些青稞喂鱼,他觉得鱼也是有灵魂的,人要善待灵魂。我突然想起来街上有很多流浪狗,没有像内地一样被屠杀。灵魂应该是至高无上的,无论对哪一个民族。互相告别的时候老人双手合十祝我一路平安,这样的礼节在我们民族我是万万受不起的,我双手合十回敬给老人祝您身体健康。晚上徒步回青旅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所有人在小院里烧烤喝酒,好几个人很热情的拿给我烤熟了的食物,有的烤焦了有的没熟,但是一个人身在异乡的时候这是最好的食物。酒足饭饱之后的闲暇聊天,我碰到一个从尼泊尔地震里活着逃出来的大叔。大叔年近四十,了解我是孤身一人来到拉萨又要徒步去云南之后很不能理解。敲着脑门儿说现在的年轻人真疯狂。大叔问我是富二代还是富三代,我说我想努力做个富一代。物是以类相聚的。我身边有很多没有钱,但是孤身一人行走各地的人。大叔在尼泊尔做买卖,从老家到尼泊尔之外没有去别的地方旅游过。我跟大叔耐心的讲解我一路走来的沙发之旅还有我打算去云南的徒搭计划,还有我一路下来只花了近两千的人民币之后大叔沉默了一阵子,对我说,如果以后去尼泊尔或者江西,我会接待你的。大叔很豪爽的对我说,我的车也可以借给你开,我摆摆手,我说我没有驾驶证。之后我一直在听大叔从尼泊尔活着回来的经历。听完后我躺到床上都久久不能入睡。很小的时候我也经历过地震,也经历过地震带给的伤痛。尼泊尔地震前,一个沙友去尼泊尔遭遇地震直到现在都没有音讯。大叔叹着气说,是啊,中国还有一百多个人没有找到,我在心里祈祷一百个人里但愿没有她,愿一百人都能平安归来。我也无法想象大叔遭遇地震时的恐惧和回国时的悲伤。我坐在大叔对面不知如何作词,大叔问我会不会写一本书,我说如果我一路顺利走下去我会考虑把我的故事写下来。
旅行路上会碰到很多好看的风景,好听的故事,好看的人。到拉萨一个星期左右,我总感觉感受到的风情去过的所有地方都比不上。记得那天下午从小昭晒完太阳出来,带着耳机听着歌过马路没有看见迎面而来的车,我的手臂被人拉住,我差点反弹到人家怀里,抬头一看是个近八十的老人,老人自己行走都困难,却嘱咐我过马路小心点。我大概吓瘫了,站在原地想想刚刚从身边开过的车后背发凉,行动不便的老人扶着22岁的我把我送到马路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