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无猜 于 2015-2-26 00:24 编辑
吴哥的许多神庙都有根与墙的纠结情结,但最为突出的则是塔布隆寺和圣剑寺。
我们不是同一天去看这两座寺的,但看过后却总感觉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那些无法剥离开来、令人震惊无比的巨大树根与石墙的生死缠绵。
这两座寺都规模巨大而又毁坏严重,除了风雨侵蚀造成的坍塌和一些人为的破坏之外,给它们造成最大伤害的恐怕就是那些粗大而又顽强的树根了。
千百年前,或许受着某种冥冥中的暗示,鸟和风都不由自主地将携带的种子撒落于塔布隆寺和圣剑寺。那时,有着260座神像、39座尖塔、566座宫邸、覆盖了3140个村庄的塔布隆寺已经人去楼空。寺里重达500多公斤的金碟和数不尽的珠宝也已转移他处或失落无存;由4条长长走廊贯穿相连的宏大圣剑寺也已废弃荒凉,了无生气,只有墙上刻着的那些曼妙仙女与威武剑士们永恒而无奈地注视着眼前盛盛衰衰的一切。种子们或许一厢情愿地认为,它们找到了最需要它们的地方。于是,在这片坚硬的石头城堡里,它们开始借着一点雨水探出稚嫩的根。石头们或许在最初的日子里并不屑于这些不速之客的寄居,也不相信根们的生存能力。而当它们某一天忽然发现,它们细密的石缝竟然被柔韧的根们撑开了时,它们才变得慌乱起来。但除了惊异之外,它们只剩了无奈。也许,这个时候,石块才开始放下架子与仍然柔弱的根们进行对话。而这对话竟延续了数个世纪。在这数个世纪里,石与根的对话可能从开始的争执到后来的妥协最后变为相互的缠绵,因为在这片密林裹覆的废墟中,寂寞的它们只有相互撑持,互相慰藉了。它们再也无法分离。粗大的树根将石墙紧紧地抱住,石墙也尽力为树根苦苦地支撑。年年岁岁,风吹雨打,再没有人能够将它们分离。它们已是生死缠绵的一对。一旦分离,树倒,墙亦垮。
塔布隆寺有着很长的围墙,里面的塔与院呈分散布局,尽管整个寺院宏大壮观,雕刻精美,但其建筑风格还是显得柔和圆融。
圣剑寺的东西大门前都有宽阔的通道,两边是莲花柱和看上去像拔河比赛的乳海翻腾故事造型。(其实那是提婆(善神)和阿修罗(恶魔)手持长蛇搅动乳海的故事。我们开始不知道这随处可见的拔河造型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乳海翻腾”故事雕像,并一直把那些健壮的善神们叫做大力士)。可惜那些“大力士”们的头现在基本上都被偷光了。
(乳海翻腾的故事,可惜那些头都没了。)
(圣剑士,头已没了。)
圣剑寺的寺名取自于阇耶跋摩二世给他的继承人一把圣剑的传说。在东面入口的右边有一座由许多粗大圆柱砌成的两层建筑,相传这里就是用来存放圣剑的地方。这座建筑看上去与其他建筑风格迥然不同,有如东方建筑里忽然揉入了西方的元素。目前,圣剑寺几乎只有东西贯穿的那条长廊还可畅通无阻。一扇扇石门相互贯通,一望到底,就像走入了时光的隧道。两边的建筑都坍塌破败,不能随意通行了。
(据说存放圣剑的地方)
(东西贯通的门)
偶尔听到几个导游介绍说圣剑寺里有宏大的佛教学院。我们当时猜测,那里可能曾是僧侣们学习的地方吧。但资料里说,在修建吴哥王城期间,阇耶跋摩七世就住在寺剑寺。这里也曾是他主持朝政与读书的地方,有许多重大的节日典礼都在这里举行。
我们参观塔布隆寺和圣剑寺都是在下午。下午的阳光透过寺里的石柱和石窗,在地上画出明亮的光斑,那些明暗,给人特别强烈的时光荏冉感觉。千年岁月,就这样朝朝暮暮,明明暗暗,交替轮回。
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原来塔布隆寺是孝顺的阇耶跋摩七世为母亲建的寺庙,而圣剑寺是他为纪念父亲而修建的。那些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原来都暗合着如此的玄机。而那些根与墙的生死缠绵之景,我更愿意相信它们是为了证明阇耶跋摩七世父母永恒的爱情。
愿世上所有的有情人都如这根与墙,紧紧相拥,生死不离。
2010、11、20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