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貌似又开始犯拖延症了,说白了就是懒病又犯了。本来写好了关于“天津国民大饭店”的帖子,可是就是差两张照片没有去拍,所以到今天也没有出新贴。每每看到有沙友过来顶贴,我就觉得这事不能这么干,但是到今天我也没能腾出点时间来过去把两张国民饭店的今照补上。赶紧吃点小药,把这个拖延症治好!!
在这个空档儿我先上一个小贴,也算是弥补一下我的拖延症,嘻嘻嘻嘻!
今天我们来聊聊什么呢,我想想哈.......
记得每年到了春暖花开的日子,我都会去南开大学溜达溜达,那种感觉很舒服。没有闹市的嘈杂声也听不到汽车的笛鸣声,耳边传来的只有窸窣的微风拂过树叶的声响。走在南开大学的大中路上,时不时地抬起头,就可以看到太阳穿过层层叶片散射下来的光,既不刺眼又感觉到了暖。
沿着大中路走过了马蹄湖,顺着文学院再往前走不远就可以看到由小灌木环抱着的一小片开阔地。一座大钟就坐落在开阔地的中央,它就是南开大学的校钟。说起这座大钟的原型,还是很有历史的,让我们再一次把时光轴分别推回到十八世纪初和十九世纪末... ...
此钟最初叫做“海光寺大钟”,既然得名于“海光寺”,那么我就在这赘述几句这座寺庙。
康熙爷四十四年(1705年),一位游历的高僧来到距天津鼓楼南门三里之远的地方,见这一带风水绝佳,便在此修建了一座宝刹,取名普陀寺。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皇帝南巡路经此处,寺僧迎驾于西淀。康熙爷兴之所至,御笔亲题匾额,上书“海光寺”三个大字,赐普陀寺名为“海光寺”。
时至清光绪四年(1878年),那时的天津已经成为开埠港口城市。德国皇帝命克虏伯兵工厂打造了一座重达一万三千斤的大铜钟作为送予清廷的礼物,但这洋人哪知道“送钟”与“送终”谐音,所以中国人比较忌讳这份礼物。大钟运抵天津后,李鸿章就将这件礼物择地安放,悬挂于当时的海光寺内,并派工匠在大钟周身刻上了《金刚经》全文。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海光寺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庙宇被夷为平地。日本军队占领了海光寺地界后,将这座大钟转送给了天津英租界的工部局作为消防用警钟,被安放在英租界维多利亚花园中。
1923年,天津南开大学八里台新校落成后,当时的英租界工部局把这座大钟送给了南开大学,安放于校内思源堂西南侧的钟亭中作为校钟。每逢学校盛典和毕业典礼时便鸣钟纪念。自1932年,九一八事变一周年始,南开大学便开始有了鸣钟纪念的传统。
1937年7月28日,驻扎在天津的日军轰炸了南开大学,并于两天后将校园内的校钟掠走。战争结束后,南开大学校董张伯苓曾通过多方途径与日方联系,希望将劫掠的南开校钟归还学校,但最终下落不明。
1997年7月28日,在南开大学早期校园毁于侵华日军战火六十周年之际,为了铭记历史、励志未来,校方重新铸造了一座校钟。钟体上刻有“南开”两个大字,大钟通体高1.937米,寓意着南开人要牢记1937年日军轰炸南开的史实。大钟周边雕刻着60枚南开校徽图案,意寓六十周年。在钟的基座正前方有一个斜放的石碑,上面铭刻着《重铸校钟记》。
谢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