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不让国庆的七天假期在吃饱了睡、睡够了吃中度过,早在九月初我就开始了国庆期间线路的搜寻。原本只想走太白,却在查找线路的过程当中听说了鳌太。连续七天的高强度高海拔徒步、美轮美奂的雪山、草甸、石海、松林,那不正是我想要的吗。于是想都没想就报了名,交了定金。随后,开始了精确而细致的准备。首先是物质上的。玩了这么多年的户外,却总是以能将就就将就的心态,一直不愿在装备上投入太多的金钱。再加上丢的丢,旧的旧,装备一直都是稀稀拉拉的。而象鳌太线这样难度和强度兼具的线路,让我不敢怠慢。装备上,添置了防雨罩、抓绒裤裤、登山鞋、排汗内衣、登山雨衣、保温壶、头灯等装备。食物、药品方面,按照活动帖子的要求准备了面包、馒头、方便面、牛肉干、巧克力、压缩饼干、士力架、酥饼、奶粉、茶叶、脱水蔬菜、汤料等。另外一个方面则是精神上的。出行之前,我在网上查找了有关于鳌太线穿越的各方面资料,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天气情况、行进路线等等。还参阅了不少已经走过鳌太线的网友的游记,吸取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了解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可能遇到的不同困难以及应对的方式。最后一个方面是体力上的。为了有充分的体力来应付鳌太线的艰辛路程,我从九月初开始隔两到三天爬一次尖峰山,而且在出发前的两个星期,开始戒酒戒烟。鳌太,我已经准备好了!
Day0:虚惊一场
29号下午,我告别了家人,背起行囊出发。没想到刚开始就出了乱子。下午五点钟杭州的火车,原先以为乘一点半的班车过去,时间应该绰绰有余的。未曾想到,等四点十分走出杭州汽车南站,看到满街拥堵的车流和长长的等待出租车的队伍。我晕菜了。难道我的鳌太之旅还没开始就要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吗?眼看走正途是没办法按时赶到火车站了,于是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了一直在旁边喋喋不休的黑车司机身上。要说这黑车司机水平就是高。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一上车,立马发动汽车,从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血路,在不知名的小巷里左突右冲。终于在火车开始检票进站的时候将我送到了车站。
Day1:练驴坡的下马威
第一天的行程是从23KM开始的。开车上山的时候,天一直在下雨,气温也在下降。直到下车开始进山,雨一直都没有停的意思。这加深了我的忧虑。第一天就下雨,那第二天、第三天呢?会不会有更加恶劣的天气?我不敢想。担忧归担忧,我还是套上了登山雨衣,随着大部队开始上山。本次登山队伍共计28人,其中走鳌山线的11人,走鳌太线的17人,因此队伍显得十分庞大。今天走的路段被西安的驴友称之为练驴坡。之所以这么称谓,是因为这段路又陡又滑,而且几乎是一路上山,基本没有平地。对于没有经验的驴友来说,是一大考验。因为下雨的关系,路显得格外湿滑泥泞。刚走了不到一个小时,我就踩在一块长满苔藓的大石头上狠狠的摔了一跤。胳膊肘磕在石头上疼得厉害。我疼得爬在坡上缓了好一会才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手肘,发现还能动弹。不幸中的万幸。如果伤到了骨头,接下来的六天行程该如何继续呢?下午六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当晚的营地—3200米营地。营地的位置是在一片小松林里面,地面很平整,唯一的缺点是没有水源。我们匆匆的安营扎寨,埋锅造饭,然后早早的钻进帐篷休息。尽管体力消耗不是很大,但是一想到后面还有六天辛苦的行程,便不敢再作别的打算,只想早早入眠,保存体力。
Day2:凶险的荞麦梁
今天很早就醒来,而且是带着绝望的心情。因为发现自己的眼镜居然被重重的压在自己的后背下面,更加糟糕的是,眼镜腿已经掉了下来。这让我的情绪一下子陷入绝望。上回去武功山,眼镜不就是这样坏掉的吗?仅仅间隔了几个月,这幅花了我将近半个月工资的“克莱斯勒”又遭遇了同样的命运。我懊恼得想抽自己。等等……,借着朝霞的再仔细看看眼镜腿,似乎固定螺丝的关节并没有折断,而是……螺丝掉了!这个新发现让我欣喜若狂,立刻起身,翻找那颗救命的螺丝。很快,在睡袋的下面找到了这一颗跟米粒差不多长,却比米粒细很多的螺丝。然后用小刀轻轻的将螺丝重新将镜腿和镜架连接起来。拧紧后,重新戴上,跟新的感觉一样。欧也!此时的心情完全可以用劫后余生来形容。
早上拔营,全体人马又开始向海拔更高的鳌山顶上跋涉。随着海拔的增高,呼吸也变得越来越急促。我象炎夏里的一条狗似的,张大嘴巴拼命的把空气吸进肺里,早就已经忘了用鼻孔吸气、嘴巴呼气的科学呼吸方法。两个小时后,我们上到了鳌山的大梁。雄伟的秦岭山脉尽收眼底,神秘的鳌太线也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连我们第六天的目的地——太白最高峰拔仙台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尽管清楚的直到,想要站在那秦岭之巅,还需要几天艰苦卓绝的跋涉。但是这么明确的目标,以及晴朗的天气给了我极大的鼓舞。鳌山大梁因为海拔高,已经有了厚厚的积雪,温度非常低。在这里我们跟走三天鳌山穿越的兄弟们告别,开始向着我们自己的目标前进。很快,一座高耸如云、陡峭凌厉的雪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知道,那就是今天我们必须征服的荞麦梁,也是诸多鳌太游记中记录的最为艰险的一段路程。因为不可能从那陡峭并且堆积着厚厚冰雪的峰顶穿过,因此队伍选择了从雪峰的南坡进行横切,绕过荞麦梁。尽管选择了相对简单的路线,但是将近七十度陡峭的斜坡和结满冰雪的石海还是将队伍分成了好几个阵营。体力好的,紧紧的跟着领队的脚印快速的前行(因为经过这个路段的时间越短,危险性就越小),体力较差的,就只能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循着前队的脚印,尽力的坚持着。而我则夹在了两者的中间。有一段路,眼看着前面的队伍已经越走越远,并且消失在了前面的一个山梁后面,而后面的队友们却迟迟不能跟上。那种孤独和恐惧的心情让我很多次想开口喊前面的队友,请他们停一停,等等我。但是强烈的自尊让我始终紧闭嘴唇。因为我知道,在这样的路段,即使是最牛逼的领队,也不可能过来帮助你。所以,你只有自求多福。
经过两个小时不停歇的跋涉。终于翻过了鬼门关般的荞麦梁。此时太阳已经开始失去它的热度。温度降得更低,地上的雪没过了脚踝,一阵阵狂风迅速带走人们身上宝贵的热量。我们开始从荞麦梁下撤。撤到大约三分之一的时候,在领队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一片水源。于是迅速卸下包,将包内的几个空瓶全部装满。此时,领队发出了就地扎营的指令。环顾四周,我发现这绝不是一个适合扎营的好地方。首先,到处都是草垛,根本没有平地。其次,营地位于雪线之上,温度极低。最关键的是,营地位于风口,倘若在此扎营。寒风将是我们最大的挑战。而放眼向下望去,两座山峰最低点的垭口背面,却有一块世外桃源般的露营地。那里没有雪、稳风而且地势平缓。而那里本来就是我们预定的扎营地——水窝子。于是,在趁着领队去接应最后几位还未翻越荞麦梁的队友的时候,我们先斩后奏的选择了迅速下撤,向水窝子挺进。到达水窝子营地的时候,天已擦黑。但是我们真的没有选错地方。这里群山环绕、草甸平整,还有清洁的流动水源!难怪会有如此多的大队人马在此安营扎寨。直到晚上八九点钟,陆陆续续还能看见,山上有驴友打着头灯,在向营地靠拢。要知道那片下坡路上到处都是积满了冰雪的巨石和灌木丛,在太阳还没有下山的时候,下撤都花了我们极大的精力,更何况要借助那么一个小小的头灯。也许是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也许是因为营地里温暖的灯光鼓舞着他们吸引着他们。这晚,我听到有柔弱的女驴友开始为艰辛的路程哭泣。
Day3、4:翻越石海,横切!横切!
第3、4天的路程是要分别翻越梁一峰、梁二峰、梁三峰和金字塔、金字塔一峰、金字塔二峰、金字塔三峰。两天的行程惊人的相似。首先。都是要先从低海拔的露营地一路上升,翻越石海,爬上前面一座山峰的大梁。然后再对接下来的几座陡峭的山峰进行横切。于是克服石海以及横切险峰就成为两天行程的主旋律。尽管已经征服了最为艰险的荞麦梁。但是接下来的路程却也并不那么一帆风顺。因为横切梁峰和塔峰的路程其实就是横切荞麦梁的温和版和加长版,虽然坡度没那么陡,但是强度和长度却要大得多。因此第3、4天的行程也是整个穿越过程中行走强度最大的。行程的最后一段也惊人的一致。都是要从高海拔的山峰一路下降,穿越没完没了的松树林,来到海拔相对较低的营地扎营。穿越松树林开始的时候是是令人愉悦的。看着那被强劲的狂风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松树,真的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况且营地就在目光可以触及的那片斜坡下面的垭口,心情非常的放松。可是走着走着,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膝盖开始隐隐作痛。那松林却似乎没完没了,永远没有尽头。天慢慢的变黑,松树枝们也开始不安分的挂着你的包、你的帽子、防雨罩,好像趁火打劫般的在捉弄你,跟你过不去。不过,再遥远的路也会有尽头,第三、四天的营地羚牛窝和西塬风景很不错,温暖、舒适、风景宜人。让人有些流连忘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