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旅行
沙发城市: |
杭州 |
沙发主人: |
哆啦三怪 |
沙发时间: |
2014-05-03 |
接待方式: |
住一宿 |
沙发天数: |
3 天 |
沙发人数: |
1 人 |
综合评分: |
5 分 |
杭州是这次旅行的第一站,玛丽家是我住的第一沙发。
那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把当时三天的日志粘在这吧,虽然日志里没怎么提到玛丽。
1
愚人节,自行车跟我开了个玩笑,它罢工了。
那时,已经是傍晚。白天,骑着它,游了西湖,去了灵隐,赏了西溪湿地。
以前上地理时,老师说,江南多低山丘陵地形,现在我明白了。杭州没有很高的山,也没有很陡的岥,它的秘密,不容易察觉。骑着自行车,有时,会莫名的顺畅,以为是自己体力了得,暗暗自喜;有时,会骑着很费劲,觉得自行车出问题了;后来才明白,看似平坦的道路,悄然起伏着,很微弱,却一直在。
不知道哪里算是杭州的中心城区,经过的地方,人都很少,见不到几个便利店。有一段路,为了找个垃圾桶扔水瓶,也需要骑两三公里。
它罢工的时候,天色已越来越暗,又累又饿,穿行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路上只有寥寥的车辆,看不到行人。推着罢工的它,去寻找只到过一次的沙友家,中间还隔着一条钱塘江。
手机的电量早已耗尽,没法查地图,没法和人联系。没力气,走得很慢,边走边停。走上大桥时,看着远处江对岸模糊的灯火,无力。
依然边走边停,到后来,每一次坐下,就感觉站不起来了,心理清楚肯定还站得起来,因为必须站起来。走到桥中央,找到迈克尔·杰克逊的《Beat it》,开始听。不知是音乐带来的力量,还是自我催眠出的力量,再一次站起时,就没有再坐下了。就这样,一步一步,摸索着走到沙友家。
回想起来,这个玩笑,还挺有意思的。
(PS:自行车是玛丽借的,回去以后才知道玛丽为了接待我,专门找了另一位沙友小三毛一起,还做了很多菜...)
2
来杭州的第二天,出门修好了昨天爆胎了的自行车,然后,窝在房间,没出门。
房间很小,一室一卫生间,进门靠右侧的墙边放着一张床,左侧有两张桌子,另一张摆放着各种纪念品,有相框,有逗人的存钱罐。墙上贴满了各地寄来的明信片,还有去往各地的火车票。那些火车票被摆成了“旅行”二字,只是有些缺失。
这间房,是以为沙主租的,接待了四面八方的沙发客。他们来到杭州,来到这里,停留,休息,然后再次启程。曾经,杭州于我是一座陌生的城市,印象中只有西湖,钱塘江、灵隐寺等地也是来之后才想起的。昨天,在城中匆匆一游,出了些意外,手机没电,很晚了才回来。沙主说他出去找过我两次,当时只觉平常,并未多想。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刻,这世界上唯一担心着我的,就是他了。
城市冷冰冰的,有人了才有温度,这温度,只有被牵挂着的人能感受到。
3
今天要离开杭州,早上沙主出门上班,把钥匙留给了我。离开之前,打扫房间,这是一种交换吗?只是仅有的一点补偿罢了。
打扫的时候,忽然想起了一部电影,韩国的《空房间》。电影的主人公,会在别人房子的钥匙孔上,贴上传单。过几天再去看时,若是传单没被揭下,他就会进去借住。作为交换,他会帮房子的主人修理坏掉东西,称重仪、电视、录音机....他还会帮他们洗衣服,晒干,熨平皱纹,叠好,放回原处。走时,轻轻地带上门,然后去往下一家。就这样,他走入了不同人的家,屋子里的摆设,隐隐诉说着房间主人的生活。
起初,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后来在电影里看到一个镜头,他把一颗高尔夫球用铁丝绑住,挂在树上,然后对着竖立的高楼,街道旁的房屋,用力挥击。我想,他是不满,他想反抗,想打破些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既有的社会秩序?或是无奈却无力的一种发泄?
答案在他心里,也在每个人心里。
这篇帖子挺偷懒的,现在不适合写,但下次用电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所以见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