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似乎又找到了阅读的乐趣。几个星期以来,每个周六的班后我总是会独自一人到书店去看书,因为提前办了会员卡,我通常都在二楼贵宾区阅读。我尝试这样的坚持,除了每日在家里的,就是周六在书店的这样几个小时的阅读了。坐在贵宾区除了不会感到拥挤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有小处安静的独自阅读的空间,随时记录的桌台,还有疲倦时以一种优越感的姿态欣赏着下面密密麻麻站着的人群。 没错,我是有种优越感。它一半来自天生,一半则是我所具有的智慧。是的,我是这么看待自己的。走在繁华的街头,间或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在路边停留,汇聚,我经常会不自觉的揣摩究竟他们的头脑中装有多少知识,多少的智慧。当然,不可否认,我也曾有过虚度光阴的岁月,只是,好在我没有彻底的自我毁灭,终还是以一种自我满足的态度平静的过着属于我的每天。 还是说回来阅读吧。我一直认为,整个下午的时光都应该是留给阅读的。随着天色的转黑,创作的灵感才逐而取代了知识的摄取成为整个黑夜里唯一发光的力量。至于睡眠,那是属于凌晨和一个上午最美好的梦。于是,在这样有着灿烂阳光的午后,是该把美好的岁月奉献给那些与我们神交的书籍当中。 今天,我下定决心在书店里啃的是那本《金色笔记》,读它一个很明显的原因便是它获得了今年的诺奖。一开始我因为莱辛是女人曾犹豫是否要读她的书。鉴于她阅历的丰富,她的作品往往以种族和战争为背景展开,于是在上周我将那本《野火在歌唱》拿到手中初读时便因感受到了种族一词给人阅读时带来的巨大压力而没有继续完成它,转而改为余华的《活着》,这本书我是带着轻松的心去读,读完却倍感沉重。它是本极好的书,至今回味起来都沉甸甸的。 《金色笔记》还是读了。在认真的看完序后开始了这本700多页的美好旅行。依然是种族话题,混乱的社会,精神分裂,女权主义,犬儒主义,更甚共产主义,然而通过前81页的阅读,它的内在已经深深的吸引了我。正如序中所说,它是一本反映整个二十世纪人类生活的书,也是为了弥补二十世纪文学缺憾的书。它一拿起便难再放下。安娜,小说的女主角,也是女权主义的倡导者,共产主义工作者,同时还是畅销书作者。她在说到她患上写作障碍症时说道:“我手上有五十多项素材,然而我却没有能力写出唯一使我自己感兴趣的那种小说:即那种充满理智和道德的热情,足以营造秩序,提出一种新的人生观的作品。”这是安娜的思想,也是莱辛的思想。某一方面说,这也是我的思想。哲学性,理性,热情以及全新的感觉。 以上我只能粗略的说一说我读它的感触,还有600多页的文字,我相信完整的阅读将会促使我更好的理解文学,理解思想以及理解热情,那时候再出这样的书评想必也会更加深刻吧。 因为有他事不得不放下这本心爱的书离开。临走看到一女子在帕慕克的《雪》前徘徊。我很想上去对她说这本书的可阅读价值,而当我拿着《金色笔记》走到她旁边的《大进军》也陷入徘徊之时,她突然惊讶的问我手中的书何处取的。我仿似遇到知己般将书递给她,还不停的说它的可读性。那女子也兴高采烈般接过走上贵宾区继续我刚才的阅读了。 人与书之间的关系真是奇妙。在你阅读的某一时刻你可以很明确的感受到它与你合二为一的那种快感,同时你也是在享受着与作者的神交,然而这种神交也还是孤独的,就如同写作一般的孤独。若此刻另一人出现有着和你一样的阅读取向,那么我想那种旅行中短暂的相遇时的美好,也同样在我内心深处泛起涟漪。 我想阅读就和时光一样的美好,它自古便有,还要传承,人与书的神交,不过是前世今生的一个故事,一盏烛台,一杯清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是一场华丽,一场花事。满足与幸福,简单而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