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说: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2006年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今借【摄影比赛】活动发布以下照片,不为获奖,只为向沙友展示不同时期龙门石窟景点的变化。 下图是龙门石窟的一尊佛像,叫什么名字我没做记录,有知道的沙友可以跟帖补充。 拍摄日期是2012年10月21日 (因公出差,顺便旅游) 相机型号为DSC-W170
下图是1978年中秋节的前几天因公出差路过洛阳专门去龙门石窟旅游拍的。上图展现的那个大佛上爬上了3个人,右面那个“没脸见人”的是现在的大懒虫,另外两位是当年大懒虫的同事。当年的景点几乎没人管理,大家都以“到此一游”为荣。现在所有的佛像和石窟前都加装了栏杆(游客和狗不得入内)。虽然煞风景,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谁让咱这么“热爱”历史文物呢。
第二幅还是龙门石窟 是托塔李天王和另一我不知名的大神。 注意看他们的脚脖子,颜色与其他部位明显不同,这是被游客摸的,准确的说是抱的,有句话说“临时抱佛脚”,在没有加装隔离前几乎每个游客都去抱抱佛脚,因此磨的锃光瓦亮。长此下去,非把佛脚抱断了不可。
下图还是1978年拍的,以作对照。左二是当年的大懒虫。其余为同事。
一次展现了两幅摄影作品,不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纪念,也是为让后人知道点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