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沙唐 于 2013-7-5 17:23 编辑
圣彼得堡,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她由沙皇彼得一世敕令建造,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苏联时期,为了纪念伟大的列宁同志,曾将城市改名为列宁格勒。苏联解体后,经全市市民投票,将她恢复了原名。
我们圣彼得堡的朋友告诉我们,由于地处高纬度,当你在冬夜站在圣彼得堡的郊外时,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但遗憾的是,我们这次公务拜访是在九月,自然没有办法分享到那份快乐了。不过我们也不遗憾,所到之处,一片绿色,抬头仰望天空,清澈蔚蓝得没道理。我想,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圣彼得堡都是美丽的。
一顿麦当劳的简餐后,开始了我们的行程。
涅瓦河,一条安静又充满朝气的河流,由东向西横穿圣彼得堡,注入芬兰湾。每年一度的“红帆节”---- 俄罗斯青年的成年礼 ---- 就是在这条河流上举行的。河岸两边矗立的都是饱含历史和宗教沧桑的东正教建筑,这些建筑见证了自彼得大帝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
车停在了涅瓦河畔,我们沿着河滨路,随走随看,涅瓦河有很多或纵或横的运河水道,这也是为什么她被称为“北方威尼斯”的原因。闲步在其中,恍若进入了水彩画卷一般。
走在密布的林荫道上,渐渐地已经辨别不出方向,如果没有可爱的导游塔奇亚娜的指点,我想我们会沿着小路一直走下去的。左转右转,不多时,突然感觉眼前豁然开朗,路变宽了,一座雄伟硕大的教堂出现在视野中,她就是著名的“基督复活大教堂”,也叫做“基督喋血大教堂”或“滴血大教堂”,是亚历山大三世于130年前为他意外遇害的父亲修建的。
整个教堂雄浑、高大,我们站在运河旁,只能仰视。
教堂的环路前有很多游客,售票处门前的一位女士穿着中世纪俄罗斯女性的传统服饰,与感兴趣的游客合影拍照。
不远处传来清晰的铜鼓声,两个学生样子的人坐在环路的人行道上,用一种像UFO一样的古怪乐器在有节奏地敲打着鼓点,声音很是空洞,犹如从管道里发出的声音一般。旁边坐着一个女孩,双眼微闭,好似在展示一种与玄学相关的表演,她的表演动作只有一个 ---- 静静地坐着。俄罗斯是个多民族、多文化和多意识形态相融合的国家,我想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只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而不是其他。
沿着环路的一边,我们进入了一个美丽的公园 ---- 翠绿的草坪、绵延其中的小径、快乐的人们,所有的画面好像都在此时展现了它们最羡人的一面,美不胜收。
我无从得知俄罗斯人怎么称呼,从音译过来的信息里,我知道她叫“米哈伊洛夫斯基花园”,是沙皇彼得一世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凯瑟琳修建的一座奢华私人宅邸的一部分。历经了三百个春秋,依然保持着始建时的规制和风格。
三百年间,一切几乎如初
各种颜色的小花,点缀在公园翠绿的草坪上
阳光洒在公园的树林间,有一种让人慵懒的感觉
夏宫也是圣彼得堡的一处比较著名的历史遗迹,但是这次没有去,我们行程的下一站是涅瓦河南岸的冬宫。所谓的冬宫,只是一个泛称,冬宫只是一组建筑群中的一座,始建于十八世纪,曾是俄国沙皇的宫殿。
冬宫的广场
漂亮的建筑装饰
小憩的鸽子
走出冬宫,沿着涅瓦河南岸向前不远,我们就可以看到另一座教堂,她坐落在十二月党人广场的南侧,阳光照在教堂的金黄的拱顶上,熠熠生辉。
伊萨基夫斯基大教堂。
伊萨基夫斯基大教堂同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及佛罗伦萨大教堂被誉为世界四大教堂。修建这座教堂共历时近半个世纪,是数十万工匠的心血结晶。她通高百余米,四周为大理石石柱支撑,上建圆形拱顶,覆以黄金镀顶,正厅上方各式神像雕塑,细腻传神、惟妙惟肖。因当时正处于维护期间,所以没有进去参观。说实话挺遗憾的。
时间就在一步步地行走中溜过去了,当我们来到十二月党人广场看到彼得大帝铜像的时候,太阳已经夕照了。
这座青铜骑士像是由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修建的,基座为花岗岩材质,在230年前以全人工的方式耗时五个月由芬兰湾运抵广场的。彼得大帝勒马远视,一副威风凛凛的形象。据说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偶像就是这位沙俄开国皇帝。
等到夕阳再次落到我身上的时候,我们两天的旅程也已进入了尾声。圣彼得堡是一座值得寻味的城市,欣赏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她和莫斯科就像一对姐妹一样,有着相同的美丽,但彼此又散发着各自的魅力。这次短暂的经历就像电影胶片一样,时常在我脑海里反复地播放着,每每想起,都是一段美好回忆的重温。
感谢塔奇亚娜的陪伴,你的热情好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拍 -- 街景
随拍 -- 有轨电车
随拍 -- 漂亮的套娃
随拍 -- 可爱的猫
谢谢你的阅览,希望字里行间能为你带来些许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