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on 于 2012-9-15 08:36 编辑
话说前几日正在班上忙着,每天负责拿报纸的同事悄悄走过来小声说:“你的明信片,‘静’寄来的”。一看,惊喜,是青筝小朋友从潍坊寄来的,还有诗呢。有图为证: “花是牡丹最美…” 好诗!不过这个签名大家看仔细了,不就是“静”嘛。这下麻烦了,麻烦大了---大懒虫和“静”什么关系?还沾上牡丹花了!哎呀,这老头还有这艳遇,艳福不浅呀,若不是亲眼所见,打死我也不信,平时没看出来嘛;哎呦—还根连根、心连心呢,酸不酸呀;“交友不交金和银”—谁信呐,还不知道花了多少银子呢。 前几日发帖还说到一个叫杨静的小伙子沾了“静”的光,被当做女职工每月多发五毛钱卫生费。我可被这个“静”害惨了。怎么跟同事解释呢?要不要解释呢?会不会越抹越黑呢?这要是让老婆大人知道了,那多年不用的搓衣板还不得重新找出来?纠结呀!纠结呀!纠结呀!不好了,精神恍惚了,下班时间到了,摇摇晃晃向外走,直奔窗口而去… … 《齐鲁晚报》头条消息:“一老男人从11楼坠下,据可靠消息,不是工作鸭梨大,而是老三年龄小……” (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