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6 16: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05年春天,由于父亲米店经营不善,一个29岁的年轻人来到来到新加坡开设了菠萝罐头厂,仅经营了三个月,便获利丰厚。当年夏天,他又开设了“谦益号”米店。这个雄心勃勃的商界奇才就是集美人陈嘉庚(英文名:Tan Kah Kee,1874年10月21日-1961年8月12日),也是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地区著名爱国华侨企业家,东南亚地区华侨领袖。
1910年代,陈嘉庚与余东旋同样大力发展橡胶事业,成为当时马来西亚最富有的两位华侨。到1925年,陈嘉庚已拥有15000英亩的橡胶园。同时,他也开设了橡胶产品的制造厂,生产胶鞋,轮胎等产品。另外,他还经营菠萝罐头,冰糖,肥皂,药品,皮革等等十余种产业。是陈嘉庚公司发展的鼎盛时期是1923年到1925年间。当时他拥有资产1500万万新加坡元,仅仅这3年中,他就获利1070万元左右,雇用员工数万人,其经济势力称霸整个马来半岛。

早在1913年,陈嘉庚就在家乡创办小学,1918年又创办师范学校,并设立中学,附设男女小学和幼儿园。随着他的企业的兴旺发展,他又继续在集美开办水产航海学校,商业学校,农林学校,幼儿师范等,同时也设立了科学馆,图书馆和医院等,使集美成为了系统完整的学村。
陈嘉庚痛感家乡教育事业的落后和各种人才的匮乏,便决定投资100万元创办厦门大学。所有办学费用由他一人承担,就连大学的经营费用300万元,也由他分12年支付。从聘请校长和教员,到校舍的选址设计施工,他四处奔走,呕心沥血,可以说对于厦门大学,他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使厦门大学成为当时中国国内的知名高校。
陈嘉庚一生捐献的教育经费,总值在1000万新加坡元以上,相当于他拥有的全部不动产。这是民国时期的毕业证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