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的每片区域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
上海老洋行带着商贸和海派的气息,香港油麻地则有说不完的大排档传说。
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些地方或加深了过去的印记,气质愈发独特,或融合新生事物,长出了别样的容貌。
“老洋行1913”毗邻北外滩,前身是英商的“和记洋行”,
带着通商口岸的贸易气息,以及深入骨髓的海派精髓。
尽管历经岁月淘洗,此地被遗忘甚久,但在修旧如旧的改造过后,重新焕发英伦风情,别有一种趣味。
哈尔滨路似乎是一条被遗忘的路,不长,行人也少,如果没有工地就更安静。
但它绝不简单贫乏。这一点,只要看看沿街的老楼、烟囱、米店、蒸笼店、国营餐馆,
以及老旧但洋气的旧住宅、抬眼即见的东方明珠,便略有所知。
哈尔滨路原名汤恩路,属公共租界。
不过,这是英美殖民者不断扩张,“越界筑路”的结果。
1913年,英国的韦斯特兄弟怀揣着“上海梦”抵沪,站在了刚刚划入租界的汤恩路上,规划自己的前程。
70年前上海已开埠,作为后来者,韦斯特兄弟显然挤不进洋行林立、竞争激烈的外滩。
于是退而求其次,选定在公共租界与华界相交界的汤恩路上,
开设和记洋行上海分行。这栋建筑就是今天的“老洋行1913”。
和记,听上去很熟对不对?和记洋行由英商于1860年在香港创办,
以经营布匹、杂货和食品为主,
20世纪初业务扩展到上海、广州等地。
不过直至1950年代初撤回香港,它也只能算二三流洋行。
谁曾想,十多年后它收购了百年老店黄埔船坞,改称“和记黄埔”。
又过了若干年年,李嘉诚的长江实业收购和黄,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当然,这番饶有趣味的“后世”已和“老洋行1913”没有任何关联。
而英美人在哈尔滨路上的势力衰退得更早——
从1920年代起,他们逐渐被日本侨民挤了出去。
当然,老洋行不只是供人欣赏的。
照专家们的一致意见,老建筑内有人生活、工作,才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反之,空关的房屋是没有生命力的,颓败得更快。
这里现在已经打造成2000平米的文化创意园区,是总面积28万平米的“上海音乐谷”的组成部分。
入驻者多为文化类公司,办公场所,似乎不太适合游人随便参观,
虽然好几家门口都贴着“欢迎光临”的字样。
不过,有两家是可以并值得仔细体会。
底楼有一家名为CentralPerk的咖啡馆,以《老友记》为主题,其装修到摆置,
完全是根据这部经典美剧里的中央咖啡馆而来。
馆内的墙面上贴着各种欧美的老电影海报,在哥特式吊灯的映照下,
再配以橙色软沙发、墨绿色雕花圆柱、HUGSY企鹅、手写黑板,
立刻让人感觉那几位老友仿佛就在身边。
角落里还有个44寸大屏幕,循环播放《老友记》,你可以边品咖啡边谈山海经。
出了CentralPerk,走到三楼,眼前再度一亮。
墙面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海报,有读书会、观影会、民谣会、吉他交流会……
从周初排到周末,基本是文化艺术类活动。
海报的右手边是一扇厚实的青蓝色铁门,推开,就是“RIVERSIDE·河岸”了。
河岸诞生不久,是由两位民谣手兼诗人白羽、许佩佩创办的。
白羽是个经历曲折而有趣的人,致力于支持和推广原创艺术,
要把河岸建成独立的艺术空间。或者,说得文艺些,
河岸是为那些热爱艺术和自由的年轻人打造的,可称为“艺术家的客厅”。
这个客厅以艺术沙龙为主,
集音乐现场、读书交流、独立电影、实验戏剧、艺术学堂、公益助学为一体。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