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客网|新一代沙发客专业网站|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98|回复: 66

通道侗族民族风情(继上篇)

  [复制链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266 天

[LV.8]以坛为家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发表于 2012-12-5 14: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可周 于 2012-12-5 14:03 编辑


  
                                                侗族结婚时人们要抬红猪,敲锣打鼓!
     
                                                        侗族的喜庆节日场面非常热闹隆重!


                                                         这是送亲,给女方家送的聘礼!
                        
                                                       喜庆节日大家在一起一起庆祝!

                       侗族里场面最大的“合拢宴”    一般是在“风雨桥”或寨坪中举行!
   
            一年一度的“ 侗族歌会” 主要是歌舞和乐器的演奏,图中吹奏的乐器是侗族里的标志性乐器“芦笙”。
  
                                                              场面壮观的侗族歌会

                                                     侗族的年轻人在表演

         
                                                       节庆日侗族人们在表演


      
                                              侗族村寨与村寨之间的表演比赛                 



                                                    侗族人迎接客人的形式




                                                                芦笙走寨




                         侗族人身上穿的服装就是经过这样一线一线的纺出来的!                        




                                                            磨




                                                                           打糍粑






                                          打好的糍粑要放在桌上摆好然后在用木板挤压



                                      侗族人之间的互相敬酒,表现出侗族人的热情好客.



                                            侗族鼓楼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




                                                              侗族风雨桥





                                                                  侗族村寨




                                                               美丽的侗族村寨








                                      《恭城书院》是抗战时期“通道转兵”会议旧址




                 
                                                美丽的“万佛山”旅游风景区















                                                                        独岩公园一角


                                                                通道县城夜景一角


                     
                                                  著名的龙底漂流景区

         
(勤劳、智慧的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民族差异感强的文化。民族建筑方面,以鼓楼、凉亭、风雨桥最为出色,不用钉铁,工艺精湛,堪称侗族建筑的“三件宝”。民族服饰方面,以侗锦、侗帕、侗带最负盛名,其工艺之精细,色彩之艳丽,图案花纹之美观,民族特色之浓郁,可谓巧夺天工。民族文艺方面,侗乡一向被誉为“歌舞之乡”,至今还传承着“行歌坐夜”之古风,流传着数十种民族歌舞,以琵琶歌、侗戏、侗歌、哆耶、芦笙舞最受人喜爱。尤其是侗族大歌,以其神奇的多声部合韵,名扬世界。民族体育方面,通道又被称为“民族体育之乡”,传统的抢花炮、射弩、高脚马、多毽、荡秋千妙趣横生。民族饮食方面,甜醇的苦酒(侗王酒),香喷的油茶,陈年的腌肉腌鱼风味别具。民俗方面,侗家的抬官人、萨岁、婚礼、喜庆、岁时等习俗古雅淳朴,奇异独特。以皇都侗文化村为中心,沿黄土、芋头、坪坦、陇城、坪阳一带,构成了一条保存完好、多姿多彩的百里侗文化长廊,是我国侗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保护好,发展好民族文化遗产,我县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申请将百里侗文化长廊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23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发表于 2012-12-5 14: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坐沙发咯,好漂亮的地方哦,明年姐姐你等着我来把你拐带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266 天

[LV.8]以坛为家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4: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暮汐 发表于 2012-12-5 14:09
坐沙发咯,好漂亮的地方哦,明年姐姐你等着我来把你拐带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21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2-12-5 14: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支持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247 天

[LV.8]以坛为家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1

综合评分:4

发表于 2012-12-5 15: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美的景色,真想生活在那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266 天

[LV.8]以坛为家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5: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清20 发表于 2012-12-5 14:19
我来支持支持

清清嫁我们那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266 天

[LV.8]以坛为家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5: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驰神往的 发表于 2012-12-5 15:30
好美的景色,真想生活在那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发表于 2012-12-5 15: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侗族人非常淳朴,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365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21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2-12-5 15: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周 发表于 2012-12-5 15:33
清清嫁我们那算了

这个……这个……不用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266 天

[LV.8]以坛为家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7: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清20 发表于 2012-12-5 15:39
这个……这个……不用了吧

来了,姐罩着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沙发客网 ( 冀ICP备19007410号-2 | 全球排名

GMT+8, 2025-11-27 18: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