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活动始于2007年3月31日。当晚,在澳大利亚悉尼,约有220万当地居民熄灯一小时,以支持采取行动,应对全球变暖。
仅仅在一年之后,该活动就被推广到世界各地,逐渐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环保活动。到2008年,已有多达35个国家的370个城镇的居民参与到了“地球一小时”的活动中来。全球约有五千万到一亿的居民为支持“地球一小时”活动而熄灯一小时。一些全球公认的标志性建筑,比如金门大桥,古罗马竞技场,时代广场的可口可乐广告牌,以及巴西的基督教救世主雕像,也都在当天熄灭一小时,以响应号召,采取行动应对全球变暖。
2009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创造了历史,它见证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志愿性环保活动。据保守估计,约有数以亿计人参与其中。88个国家中的4159个城镇为响应这项活动而熄灯一小时,其中包括73个国家的首都城市和全球十大人口最多城市中的九个城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和吉萨的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南非开普敦的桌山和尼亚加拉大瀑布等上千个标志性建筑和自然奇观也加入到这项活动。
2010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再次创造了历史,影响人数超过了13亿。来自各大洲多达128个国家的4616个城镇参与了熄灯活动。北京的紫禁城,柏林的勃兰登堡门,美国的总统山(拉什莫尔山),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大瀑布和广岛的和平纪念公园等标志景观的参与,更是为“地球一小时”活动锦上添花。在中国,这项活获得了33座城市的政府官方支持,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参于其中。全球越来越多的城市参与这项活动,成为了“地球一小时”应对全球变暖行动的里程碑。
2011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将不仅仅局限于熄灯一小时和应对全球变暖的行动。在倡导家庭、办公室、政府建筑和标志性景观熄灯一小时的同时,“地球一小时”还将致力于推动可持续的环保行动。届时,来自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的居民、企业和政府,都会为下一年里大家将采取的可持续环保行动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2011地球一小时:3月26日(星期六)20:30 熄灯一小时,世界将因你而改变
2011年“地球一小时”将在三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再次席卷全球。这个全球最大的自发性环保行动在2011年的主题将发生重大变化。
1月7日,活动的发起方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宣布了2011年“地球一小时”的两大变化。
首先,地球一小时的核心主题不再仅仅是气候变化,而是更广泛的可持续环保行动。其次,除了熄灯一小时外,“地球一小时”活动还从号召大家响应环保,变为动员个人和社会团体自发为环保做出一个行动改变。
WWF(中国)首席执行官关徳辉(JimGradoville)说:“熄灯是一种信号,向他人传递你对保护地球的决心。今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除了熄灯,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除了遏制全球变暖,还有哪些行为可以助力于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2011年地球一小时主题发生改变的原因。”
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WWF希望所有的个人、公司、社区、政府能在地球一小时开始前的一段时间内,承诺为地球作出一个改变,并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将这个承诺切实贯彻。
一些有影响力的企业和公众人物已为2011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承诺了他们的“一个改变”。
中国地产领军企业万科将与全国25万户万科业主一起,以社区为单位落实可持续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回收,实现万科社区垃圾减量20%。
中国互联网领军企业之一的百度承诺,2011年百度员工的个人办公资源消耗(包含用纸、用水和用电)在2010年的基础上降低30%。
WWF“地球一小时”全球活动推广大使李冰冰将在未来的一年里吃素一百天,以更健康环保的方式生活。WWF低碳生活中国活动推广大使羽泉承诺,将通过购买碳排放来抵消未来一年参加演出的飞行碳排放,而且参加所有演出自备餐具,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关于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是WWF发起的一个全球性的倡议,倡议全球个人、商业组织以及政府部门为了地球环境做出一个行为改变的承诺,并于2011年3月26日晚8点30分关灯1小时。地球一小时活动起源于2007年的澳大利亚,当时有220万人熄灭了灯光。到了2010年,横跨每一个大洲的128个国家,有4616座城市,创纪录的13亿人自愿参与了地球一小时活动。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民众也参与其中,其中33个中国城市宣布参与地球一小时。
关于WWF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保组织之一。自1961年在瑞士成立以来,已经在全世界拥有500多万的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活跃着的全球网络。 WWF在中国的工作始于1980年,是第一个应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
1996年,WWF正式成立北京办事处,此后陆续在全国其他八个城市建立了项目办公室。发展至今,WWF共有120多名员工,项目领域也由大熊猫保护扩大到物种保护、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气候变化与能源、野生物贸易、绿色经济和生态足迹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