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22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李先生出生在温州地区一个农民家庭,读小学的时候老是逃课,也不好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勉强升了初中,没有毕业就自动离校。回家以后,他能做什么呢?要不就是在厂里工作,要不就是去农村种田。
当时,工厂的职位竞争激烈,李先生是通过开后门进厂的,但是他还是对打工生活不满意。工作辛苦还在其次,主要的是打工的收入低下。
一年半后,他尝试自己做生意。后来李先生有了一次去上海发展的机会,上海的大市场充满着机会,也到处是坎坷和陷阱。李先生的生意多次经历波折起伏。但是无论处于怎样困难的境地,他也没有想过要尝试打工谋生或回乡务农。他说:“既然来上海了就好好干下去,人家行为什么我不行啊?”
李先生及时找到并利用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为其立足上海走好了关键的一步。
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是影响个人职业地位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在销售渠道的拓展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李先生来上海以后,人生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本老实的李先生开始见异思迁,慢慢他就有了别样的感情生活。
李先生的第一次婚姻具有农村婚恋的典型特征,只是婚前见了几次面,就完成了“定亲、订婚、结婚”的步骤。
然而,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就是在乡村里,夫妻之间情感的淡漠也是日常可见的现象”。情感基础的淡泊使得他们的婚姻根本经不起城市文化对传统婚姻观和家庭观的冲击。
后来李先生在工作中认识了一个上海女孩,两人一见钟情。婚姻的破裂导致李先生生意的不顺利,而反过来生意不顺利又导致了李先生那段付出巨大代价的婚外情没能长久。
李先生说:“我与她是感情最深的,我付出了很多很多,她要什么我都会买给她。”
这段感情很大程度建立在物质层面上,他终于体会到金钱与爱情之间的某种微妙关系。
这一次情感波折以及之后多次与上海女孩的交往都让李先生认定了物质在情感中的重要性:“上海女孩子有很多愿意与外地人结婚,为什么呢?外地人在上海生意做得很好,有房子的很多。现在上海女孩子比较现实,要找条件好的,房子要有,车子要有,收入要高。”
现在他已经是上海人了,他再也不可能回到温州那个小村落中去,再也不可能想象那种曾经的“单调”生活,现在的生活“精彩”无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