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客网|新一代沙发客专业网站|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44|回复: 4

【豆瓣我爱阳光的日记转载——我为什么还要去旅行】

[复制链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1220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8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3-9-3 19: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个月收到了不少豆邮,很多人说他们看了那篇《旅行不是济世良药》以后思考了很多,也表达了担忧和迷惑,问我该不该出门。我无法一一回复,谨以自己的体验与比较,做个统一回答吧。

你为什么传递的都是“负面能量”呢?
——我真心觉得我传递的只是能量而已,正负取决于你自己。
我抨击了极个别炒作者的部分炒作行为,其中当然会有主观臆断,因为我也只是了解目前看到的那部分,我表达的同时也会检视,不打算表达了一个观点后一直寻找对它有利的论据,而是希望不断地丰富、修正甚至推翻它。

你为什么举这么多极端个例来恐吓别人呢?
——我举的例子不是道听途说,都是我亲身经历或见证的。我仅仅是一个人出去了七八个月,仅仅走了三个国家,身边都能出现这么多“极端个例”,无论如何是有代表性的。
从去年到现在,驴友圈发生了许多不幸事故。印象深刻的,一个是云南遇害的女孩魏茵,一个是清华登山队长严冬冬,一个是在南美出车祸的豆瓣网友“隐者之旅”。
魏茵与我同龄,我从网上知道失踪消息之后,就开始跟很多朋友一起,联系魏茵的同学,同时电话告知和询问四川和云南的驴友,直到遇害消息传来。
后来我看到了详细情况,非常惊讶:她随身携带了4500元现金,不带地图,独自搭上摩托车。嫌犯故意拐进小路足足好几个小时,她没有半分警惕;从嫌犯的交代中,路上修车和休息的时候遇到不少人,她也没有向老乡打听一下地名。
无意扮演事后诸葛亮,但是“长途不要携带巨额现金”真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我想不明白一个在印度呆过一个月的驴友为什么不知道这个常识。
她辞职出走不能说是错,她的勇气值得尊敬,遇到抢劫也有概率因素,但这个不幸的结果本来完全可以避免。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尽量消除无知。
那些认为“死在路上也不错”的人,请分辨清楚到底是死于勇气,还是死于自己的无知?

严冬冬是登冰川遇到意外,“隐者之旅”是在南美坐大巴遇上了车祸,这些基本是不可控因素,完全是概率问题。
我佩服他们的勇气,痛心他们的遭遇,敬惜他们的才气,并且认为完全不能用这些事例来“恐吓”别人。

“再不旅行就老了”,这句话吓到了很多人。为什么会怕成这样?你现在照照镜子,真的老吗?还是你觉得自己老?
人当然会老,走不走都会老,但年龄上的老不是老,人真正开始老,就是从心底觉得自己老的时候。你害怕老了走不动,其实大部分人直到70岁以后才会真的走不动,没看到现在的猥亵犯已经越来越高龄了吗。。。
“休学辞职去旅行”是人为地延长了青春期,但这一剂鸡血打完以后,面对透支的恐惧,你的心也许老得更快。
我知道很多婚后和工作后利用各种机会旅行的人,你身边一定也会有,去问问他们。微博上“杭州的shirley”,是自由翻译工作。除了自由职业者,还有许多工作都是可以趁机旅行的。川藏的一位驴友乔,利用工作机会,几年时间走遍了全国;遇到的许多华为和中兴员工,很多人都申请赴外工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国家;波密的驴友大猫,是小学教师,每年假期都出门旅行;暮野遇到的小南子,在建筑公司当会计,一个大工程结束后,她也争取到了40天的时间旅行;还有许多做市场、做销售、做设计、做生意的朋友,都能找到时间旅行。
只要你想,总能有办法,你需要的是学习和比较,而不是完全抛弃另一种选择。我知道大家都恨教育和体制,但这不是逃避的理由,而且在现有条件下硬撞一定会死得很惨。理论上我支持和鼓励所有有能力的人去追求梦想,但不是每个人都是韩寒。当年因填报志愿不慎,最终被发配到一个三流大学的我,从一进校门就知道我是被大学上了,它不配上我——我也许比任何人都更痛恨教育制度,我认为我完全没有理由为它的失败买单。但是在无力改变事实的时候,它已然如此。未来是我自己的。

还有间隔年这个概念,我觉得不是非得旅行才能叫做间隔年的。以本科毕业为界,“学习间隔年”、“工作间隔年”、“创业间隔年”都是间隔年,也都是各人在当时情况下作出的选择。别人旅行精彩美丽,你工作学习就灰头土脸吗?有个网友说了一句我很喜欢的话:“你可以在别人活得若无其事的地方,活得惊心动魄”。

按捺不住的时候,有一句话可以常常拿来问自己“给你自由,你能做什么?”
你如果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其实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自由,给你你也用不上。
权衡好自己的欲望与能力,就知道应该争取多大的自由。
而且如果只能在旅行中得到快乐和自由,那人生真的会比较贫瘠,比较单薄。

还有“人生不止是车子房子,还有更多可能”。这话本身没错,但买车买房就表明别人的人生只有车子房子而没有其他可能?这是太肤浅的判断了。不说车子,房子真的是必需品。只要你需要睡觉的地方你就需要房子,即使在旅行中,睡的不也是别人的房子吗?为车子房子而奋斗也没什么不好,不必刻意排斥。我们总喜欢假想很多个敌人,在想象中把他们一一打倒,并且大呼自己的胜利。
我的一位朋友毕业以后就进了国企,就是传说中那种“看得见十年后的自己”的生活。但是他的生活并未因此缺乏生机,他爱好音乐,业余坚持自学音乐知识,刚刚贷款买了房子,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钢琴。
我的好朋友卡尔西法,是一位普通科员,貌似也是“能看到十年后的自己”那种生活。她没有出过远门,她每天踏实生活,用心写温暖有力的文字,然后在深夜录成声音。她的小宇宙非常安静但非常有力量,欢迎大家收听:卡尔西法的欢乐电台
他们的生活,能看到十年以后吗?三五年以后都很不一样。
我们无法预测到十年后的自己,当心怀希望并不断坚持的时候,或者每天梦想环游世界而不专注眼前小事的时候。

如果说优越感,我智商不高,说智商优越感倒让我窃喜不已:真的比别人高出那么一点么?“道德高地”更让我怀疑我的道德水准是不是真的比很多人高啊啊啊。
我是这么理解“优越感”:每个人看自己都像一个迷局,但很多人能够客观地分析别人。我很少见到能够冷静分析自己的人。人人都是“他知之明”多过自知之明,都是五十步笑百步或者回过头来吐槽当年犯傻的自己。目前对我提升最大的人,就是年龄相差几岁的同辈人。如果都只低头走自己的路,看到别人马上要走到自己摔过的坑里,不去拉一把,而是认为他该摔就摔,摔完了才来发表高论,在我看来是一种更冷酷而不动声色的优越感。当然,如果没有吃过葡萄就告诉别人酸,更莫名其妙。
弯路可以走,有时候必须走,但不能一直在弯路上走,不能为了走弯路而走弯路。何况有些坑真的是可以避免的。很多长途旅行确实是一种停滞状态,我觉得中场休息可以,但不能一直就卡在那里出不来。失恋也是一个道理,你出不来不是因为真的摆脱不了,而是因为自己不想出来。
我可能一直会当那个“指手画脚”的傻瓜,一个总是"忍不住伸手拉一把"的人。

“真希望一直这么走下去,穷游全世界是最好了”。你真有那么强健的胃口和消化能力吗?一个爱吃巧克力的人,试试连续三天把巧克力当饭吃是什么滋味。旅行中会有许多感动、震撼甚至巅峰体验,而连续的巅峰,其实是一条直线。如果没有平淡缓慢的生活作为调节和背景,"一直在路上"的边际效应必然会递减,更可能被眼前的绚丽所迷惑,偏移心中的航向却浑然不觉。
而如果,你的心智和定力不够,过早踏入了一个叫“虚无”的黑洞,竭尽一生都未必能把自己找回来。

如果你天性爱宅,就不必削足适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非做不可的。
如果你澄清了思绪,发现自己其实没有“旅行间隔年”这个刚需,却被“年轻就要去旅行”洗脑了,就等于被广告忽悠,买了不需要的东西。更别说付出休学、辞职这么惨烈的代价。那些风景永远在那里,等待一个更好的你。
如果你丢失的或者想寻找的东西就在家门口,先低头仔细瞅瞅,没必要急不可耐地出门绕一大圈儿。
如果你被我这一盆所谓的冷水泼下去,出门的热情仍然没熄灭,还想走,那就继续走。我不是让你停下脚步,是让你走路的时候多长个心眼。很多人被包装出来的“文艺旅行”所吸引,但它跟寻找自我的旅行不是一回事,跟诗意栖居一样难。

对路过的大牛们来说,这些完全是一场自我说服。还有一个如果,如果已经没有退路,就坚持走下去吧,再也不要回头。他们踏上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孤绝道路,真正的行迹无人知晓,他们将面对彻底的孤独,也就是完全的自由。他们真的是为自己的内心而活。这样的人极少,但是有。我不知道他们在哪里,也许在路上的时候也曾擦肩而过,我向这样的人默默致敬。

最近几天,我对几个朋友辞职旅行的想法表示了支持。一个是在北京工作了几年的学妹,她毕业之后就没有休息过,一直有点透支;另一位朋友,感情上遇到挫折,已经不能挽回,所以我也支持她出去散心。她制定的路线很长,但很清楚自己的状态,费用基本充足,谋生和应变能力也比较强。
这是她用我头像做的钥匙扣





无论是豆瓣还是人人还是别的论坛,剑走偏锋的文章总比四平八稳的更火,我那篇自然也有偏见,但我相信,普世价值中只有包容和理解最值得推广,任何好的观点都不是定论,需要不断地充实丰富,甚至颠覆,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左右撞击和交锋中,大家都会越来越靠近“正见”。

对于写信咨询的豆友们,我不熟悉你们,无法告诉你去还是不去。而且我觉得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个人体验千差万别,没人有资格充当其他人的人生导师。我只把一些个人记录罗列在此,纯粹是我个人的体验,仅供你们参考。
先说负面吧。
我有龋齿,刚到尼泊尔一星期的时候,因为气候和饮食原因,激发了牙痛,死去活来,找不到医院。后来在印度也发作过几次。
两个月后回国,检查的医生告诉我,我智齿的牙神经已经全部坏死了,并且很惊讶地问我:这种牙疼发作了就跟阑尾炎一样会满地打滚的,你怎么现在才来看?不疼吗?
我当然不会告诉他我用脸撞过墙。我失去了三颗牙齿,现在只剩空壳,牙髓里全是填充材料,只有一颗还有充分咀嚼能力,吃饭总要人等,因为我嚼得慢。不知道老了以后怎么办。
干燥的季节,加上赶路,有时候必须憋着,便秘和便血是常事。现在对我的身体仍有些影响。
那时候还没拿到学位证,其他的重要证件都随身携带,但是几个英语计算机证书和就业协议书比较大张,怕折坏了就放在登山包夹层里,结果登山包放在旅馆被偷了。到现在六级证什么的也没补办,相当麻烦。不过这个是概率问题。
川藏线过后脸上有了一些去不掉的晒斑,我是个很爱美的人,本来就长得比较潦草,现在经常恨不得把那块皮揭下来。
身边驴友去世,无法接受,然后跟朋友吵架负气,中断旅程回家,很长时间里自责和怀疑人生,相当痛苦。
耽误了毕业工作黄金季,工作起步晚,失去了应届生的很多潜在好待遇和优势。
长时间悠闲的旅行让我懒散的毛病比之前更甚。旅行抑郁症持续了好几个月,什么都没心情做。
近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跟生活中的朋友保持联系,跟她们感情有些淡化,后来才慢慢回归。
旅居的生活让我没有得到一份细水长流的感情,总是失恋,分开。
着迷于众多美丽而虚幻的可能性,两年都没有真正沉淀下来,心浮气躁,失去了一些更好的发展方向,比如出国留学之类。
发掘了许多兴趣爱好,不懂得放弃,反而浪费了自己许多天赋,到现在一事无成。
旅行技能一大堆,生活技能落后同龄人很多。

下面是所谓的正面:
找到了一份曾经梦想中的工作。在旅途中发现了南京先锋书店,写了一篇长文发到了博客,不久接到了先锋创始人老钱的电话,然后就去先锋做了一年的活动宣传和企划。它现在仍然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书店。
除了不熟悉的人,同事和朋友们咨询出行,一般都能给出非常合适的建议。
吃到了很多各地的美食,认识了一些在生活圈子里不可能认识的人。
出国自助锻炼了英语口语,也提高了书面表达,一般的交流基本无障碍。
听到了一些让我顿悟的话,直接看到了可能前20年都看不到的缺点。如果躺枪可以兑现,我全身上下都被扫成了一个马蜂窝:发现自己不善于从别人身上学习,发现自己的偏执,发现深藏心底的自卑,发现自己一辈子都是路痴……
从一个脸皮薄得被说一句就要哭鼻子的人,变成一个非常不要脸的人。现在仍跟看对眼的陌生人搭讪,不论男女。
以前是玻璃心,现在明白没有底线的同情和善良会适得其反、会害死自己。
仍然选择善良,决定保护纯真,无论自己还是别人,决定自己努力的方向:让善良的人不失望。
再也没觉得自己老过。
开始热衷于表达对家人的爱,会直接说“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
看到了许多种生活方式,明白了没有人能给自己的生活套上某种模式,现在仍然在试探无数种生活的可能性。比如开始观察民间组织和NGO,试图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模式。
从工作到恋爱,父母让我自己做决定。
一场特别美好的“艳遇”。
收获了一个人生知己,废柴,而且他总是走在我前面两三步远的地方,这感觉真好。
去珠峰遇到了一对中年夫妻,聊了一整天非常投机,拜了干爸干妈,后来发现是某知名城市的文联主席,一直有往来,今年要去探望他们。
收到了各种表白,男女都有。“世界上竟然还有你这样的生物!”“很高兴你让我找到你。”“你是我心底的一个火种”。
不介意标签了。文艺就文艺吧,背包客就背包客吧。驴友与宅女,屌丝与loser,圣母与玻璃心,成功与失败,都只是这个世界为了便于分类管理加给我们的标签。没有达到自己心中设定的目标才是失败。我是一个不断丰富的个体,看不懂没有关系,自己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就行。
学会了全力投入,这样即使感情结束也不留遗憾。
学会了给人们编故事,不管是地铁、公交还是商场上都编,经常自己傻笑出声。
选好了婚纱拍摄地和蜜月旅行地。不告诉你。
仍然会去旅行,长期或短期视情况而定。

总结一句:虽然自知终须一败,却从未想过不战而降。当然,我抗争的都是生活里一些细小的东西,一点也谈不上伟大光荣。
当年在伊斯兰堡郊区的山顶上,我曾经面临非常艰难的选择:一种是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坚持穷游,接受这个世界对天真者的善意,用廉价而没有多少营养的旅行方式踏上更多的地方。当时我还没有工作,穷得理直气壮;照片和游记都还不错,也许还能名利双收。一种是,回去默默挣扎着看似卑微的生活,自己为自己创造自由,也力所能及地为别人创造自由。我最终选择了后者,因为我觉得它能通向真正的自由。
旅行对我的意义,也许是让我回归自己,终于心平气和地接纳了自己的平庸,有勇气去做一个普通人。本来也就是普通人。人痛苦的本质是对无能的愤怒,我出走的根本原因是对自己的不甘心。

前几天我收到了“印度老爹”Arun的邮件,他的部门组织去马来西亚和泰国,也有可能来中国玩。他是我在阿姆利泽小镇遇到的一位退伍老兵,德高望重,小镇上的人都叫他“将军”,我也不知道他是什么军衔。他有一位端庄的老婆,两个英俊的儿子。从2010年4月回来以后,到现在的三年时间里,我和他的家庭一直保持着邮件交流,虽然频率在降低,但每次想到仍然觉得很奇妙。




该贴已经同步到 j脚王_Xue的微博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389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15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3-9-3 23: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我老爹不让我再一个人瞎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9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1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3-9-4 07: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117 天

[LV.6]常住居民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0

综合评分:0

发表于 2013-9-4 11: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的字字珠矶,就不知文中提到的那些人是否听得进去,其实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沙主贴:http://www.cnsfk.com/forum.php?m ... 6orderby%3Ddatelin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81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30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3-9-4 19: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旅行却不是良药,确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沙发客网 ( 冀ICP备19007410号-2 | 全球排名

GMT+8, 2025-11-25 23: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