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西门 于 2012-11-14 13:54 编辑
时光之于一座城市的意义在于铭刻。在上海大大小小的钟楼里,我们听到的是同一个声音,它精准又深刻,豪迈又雄浑,沉稳又沧桑。即使是在新世纪,这些钟声依然值得在城市的上空回响,并且不绝于耳。
上海救火会钟楼——大钟在上海 “光复运动”中立了大功
钟楼于1910年竣工,高10.7丈,分作6层,中有铁梯盘旋而上,四层悬警钟,高11.7尺,下口6尺,重4800磅,声传数里。
上海老城厢东南部有一条乔家路老街,老街在明、清时期为一条河浜,河两岸是名门望族的深宅大院。河道旁还有寺庙、善堂、衙门、商号等,大名鼎鼎的救火会钟楼就在河边(现中华路口)。
1907年,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总董李平书与万家公益会总董毛子及等人联名倡议,将已有的多家救火会联合起来,成立“上海救火联合会”,统一调度救火。当时的上海知县李超琼就拨出小南门内旧粮仓废址2.5亩用于建救火联合会总部。1910年,救火联合会在这里建造了瞭望台暨火警钟楼。
该钟楼由求新机器轮船制造厂承建,为全钢架结构,总高十丈五尺八寸(约合35米),当时老城厢大多为低矮平房,因此这个瞭望台足以看到老城厢的每一角落。建成后仿照租界的警钟办法,把老城厢划分为几个救火区,一旦发现火情,先击钟25响,稍停顿后,再以击钟次数代表是哪个地区发生火情。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陈其美、李平书等策划上海 “光复运动”,约定11月3日以击火警钟为起义的号令。因为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十三日,所以先击钟9响,稍停顿后再击13响作为起义信号。当天钟声打响后,驻守上海的清军初以为是火警报警,细听后发现报是在“敲乱钟”,一时间摸不着头脑。接警后的义军则乘机攻击清军,大获全胜。这便成了上海近代史上的一大趣闻轶事。
一晃百年,原先的救火会钟楼成了上海迄今仅存的近代消防建筑,曾立大功的大钟终于可以休息了。
寻踪提示:
如今的小南门钟楼已失去了当年雄风。塔座、钢架等随处可见斑斑锈迹;当年看护钟楼的营房、“上海救火联合会”旧址的平房也早已面目全非,有的破旧不堪,有的则被改造。
民革上海市委曾在去年提出建议,将“上海救火联合会”旧址腾出,辟为反映上海辛亥革命,特别是上海地方自治公所等内容的陈列室。
“上海救火联合会”旧址的产权属于黄浦区南房集团有限公司,交由新东门物业公司管理。据物业公司陶姓负责人介绍,“上海救火联合会”旧址既有某些部门在此办公,也有居民杂居其中,想要腾空建筑并不容易。
但这位负责人也表示,此前他们已制订了小南门钟楼及其附属建筑的维修方案,预算四五十万元,已报请黄浦区及上海市文物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审准后,将可启动修复。
特别补充:
乔家路老街上的深宅大院出过许多名人。其中有明代著名科学家、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的宅院太卿坊(现还保留其最后一进“九间楼”)、明末著名将领乔一琦的宅院(今乔家路143号)、清代“商船大王”郁泰丰的宅院(今乔家路75弄)、及清朝末年大画家、慈善家王一亭的“梓园”等。
河道旁的老建筑还有宁海禅院、药王庙、火神庙、日涉园、也是园、最早的天主教堂、同仁辅堂、分巡苏松太兵备道等。
如今的乔家路已成为上海唯一一条保存着明、清、民国、现代四种建筑风格的老街。
海关大钟——外国轮船还没进港就能听见钟声,上海人80年的骄傲
1893年,清政府筹款将庙宇式的“上海北关”改建为英国教堂式样。请了英国人设计了5层高的哥特式正方形钟楼,顶端有小型海关大钟一座,钟鸣之声全市可闻。对这一建筑当时有人称道:“巍峨巩固,大为西人赞叹。”
1686年,康熙打开海禁,将上海最早的海关设于奉贤。2年后迁到上海县城的黄浦江畔,时称“江海大关”。《南京条约》签定后,上海成为对外商埠。1846年,上海道台宫慕久在英国领事巴富尔的威胁引诱下,将海关官署搬到位于英租界中心的汉口路,史称“北关”,俗称“新关”。1857年,清政府将此关重建为古庙式建筑,建有牌坊一座,上书“上海北关”四字。
如今的海关大楼是在原址上改建的教堂式建筑,位于中山东一路13号,竣工时为当时外滩最高的建筑物。1923年,政府花了2000万两银子,委托英商公和洋行进行了改建,挂上了“上海海关”的铜牌。由于进出口船舶来自世界各地,船舶自备时钟误差很大,经常引起争议,为了统一报时,需要以海关钟楼敲点为准。大楼顶部就设计安装了中国最大、建造最早的海关大钟。
海关大钟由英国Whitchurch公司设计制造,总造价为5000多两白银,1927年制成,同年8月从伦敦运到上海,原包装木箱连同大钟共重6.25吨,把6吨多重的大木箱吊到72米多高的钟楼时,外滩马路行人都停步观望之吊装奇景。钟楼旗杆位置北纬31°14’20.38,东经121°29’0.02,成为20世纪20年代上海地理位置的标志点,同时也是外滩建筑中最高、气派最大者。钟楼分机芯房、铜钟座、旗杆台三层。 1928年1月1日凌晨1点,海关大钟敲响了第一声,之后一直以英国皇家名曲《威斯敏斯特》报刻。所有由吴淞口驶入黄浦江的外国轮船还没进港,就能在很远处看到大楼,听到钟声了。这钟声呀,据说一直可以传到静安寺。1966年5月,曲子改为《东方红》。20年后,英国女皇伊丽沙白二世访问上海,经批准,决定将海关钟楼恢复原状,机械打点恢复,海关钟楼又响起了《威斯敏斯特》乐曲。时光就此又走过了10年。后来陆续有华侨和游人写信要求停放《威斯敏斯特》乐曲。上海海关按上级有关部门通知,从1997年6月30日零时起,停奏《威斯敏斯特》,钟声仍准点响起,只是无乐曲伴奏了。6年后,海关大钟恢复播放《东方红》报时音乐。这样,这两首曲子反反复复在上海的半空轮番响了80年。
去年这口大钟经历了80年来的首次大修,漏水,钟面渗水,墙皮脱落,金属锈蚀等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在这次大修之前,机芯是安置在一间小木屋里的,这次拆掉小木屋,请上海钟厂四位师傅给机器做了彻底的清洗保养,新搭了铝合金保护罩。2007年9月24日早7点,停摆近四个月的海关大钟再度于外滩敲响。
寻踪提示:
海关大钟自建成后从没有对外开放过,只有负责维护工作的师傅得以一睹大钟尊容。
先是电梯坐到10楼,然后就要走楼梯了。
一大缸黄沙上面悬挂着三个硕大的发条坠。如果其中一个断线下坠,就会冲穿地板,后果不堪设想,这缸黄沙就是起缓冲作用的。幸运的是,80年来一直都是“有备无患”。 循着69级螺旋式铁梯可到第二层。一个巨大的透明柜中装着大钟的“心脏”。英国机芯是1927年生产的,为了保证2秒一个滴答,必须给它定时加机油。周围是四个明亮的钟面,钟面上装置着能根据天色变化自动开关的节能灯。机油等工具都放在角落的一个绿色铁皮柜子上,边上还有扫把、簸箕等清扫工具。 再来一段狭窄陡峭的48级螺旋式铁梯,就到了第三层。这里中间是一大四小五口铁钟,四周是39只大喇叭。以前整点校对都是听收音机报时的,现在是师傅用手机打117核对的。最大那口钟的钟壁比一个成人手掌的长度还要厚,上刻“重建江海关之基石……”等字句。大钟由铁锤敲响,联带四周的喇叭,音色洪亮宽厚。不过现在高楼多了,传不到以前那么远了。从窗口可以看到众多浦江建筑,有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南浦大桥、杨浦大桥等。 再上38级台阶,就是放置升旗装置的顶层了。 在钟楼办公的上海海关与上海钟厂签定了一份协议,每个月钟厂都会派工程师来对大钟的功放系统、报时系统等设备作一次检查。平时的小修小补都是相当及时的。目前海关没有对外开放钟楼的设想,仍旧是以保护为主。
世纪和平大钟——尽管是新时代的建筑,伫立在江畔的大钟也见证了数10年的城市变化。
与对岸的海关大钟相比,位于东方明珠旁滨江大道的世纪和平大钟就是“小年轻了”。世纪和平大钟是1999年9月9日为了纪念浦东开发十周年而落成的。它是由中国高科集团发起,由全国百所著名高等学府共同捐资铸造的,代表着上海的明天。
上海世纪和平大钟由青铜铸成,高3.3米、直径2米,重约6.6吨。钟声悠长回荡,余音袅袅可达3.5分钟。钟体铸有龙型图腾,铭刻着百所高校校名。整个造型灵感源于中国上古时期的礼器“璧”。
寻踪提示:
滨江大道位于上海东外滩,全长2500米,是着眼于城市生态环境和功能的沿江景观工程。滨江大道由亲水平台、坡地绿化、半地下厢体及景观道路等组成。
在亲水平台一侧逐渐升高的坡地上,可以看到花木繁盛的景象。拥有 21组喷口的追浪型世纪喷泉造型大气。全透明的风景观光厅保留了有着70多年历史的船厂码头和巨型铁锚。东方游船码头仿佛一只正在展翅飞翔的海鸥,旁边就是海鸥舫餐厅。沿江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香格里拉大酒店、海洋水族馆等都是都市旅游的经典。
上海美术馆——往日的跑马总会大钟见证了老上海博弈娱乐业的兴衰
此钟楼建成于1933年,原为旧上海的第三个跑马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是远东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管理最精良的跑马场。
座落于南京西路325号的上海美术馆大楼是上海市中心相当出名的一座钟楼。该钟楼高53.3米,上盖坡形屋顶,四面罩有直径3.3米的大钟。
老上海时期,这一带属于跑马场,呈弧状的武胜路是当年跑马场留下的痕迹。1956年,跑马场的北部被改建为人民公园,南部被改建为人民广场,跑马场司令台的所在地先是变成了培养举重运动员的上海体育宫,后来又开辟了上海最大的室外溜冰场,现在旧址上是上海大剧院。
最醒目的自然是跑马总会大楼。这是一栋上世纪30年代英式风格的楼宇,先后入住了上海图书馆和上海美术馆。上海美术馆的改扩建工程完整地保留了其原有的新古典主义特色外观,并根据美术馆的功能要求进行了内部改造,在设计上继承了欧式建筑的传统语言,同时强调了明快的现代气息。
往日的跑马总会见证了老上海博弈娱乐业的兴衰。现在的美术馆则成了典雅大方的艺术殿堂。如果听说现在马儿又要在运动场上跑起来的消息,那口大钟也许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兴奋的长鸣吧。
寻踪提示:
如今的上海美术馆拥有展厅12个,展览面积6000余平方米,有藏品8000余件,拥有“上海双年展”等品牌展览项目,已于3月5日起免费对公众开放。展馆内的艺术书店、纪念品商店、画廊、咖啡屋等增添了艺术场所的休闲氛围。除了大钟,大楼内还有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铜铸马头等其他老古董。
上海邮政总局——整栋大楼最出挑的是钟楼两旁基座上的两组雕塑
大楼东南转角处上方面向苏州河矗立一座塔楼,楼座装有时钟。整栋大楼最出挑的是钟楼两旁基座上的两组雕塑:一组是3个人物,分别手持火车头、轮船铁锚和通信电缆的模型;另一组也是3个人物,居中者为希腊神话中的商神朱庇特,左右两位为爱神,象征着邮政事业为人们沟通情愫。
位于北苏州路276号的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在建成之时,曾是远东第一流的邮政建筑。大楼转角处有钟楼,为17世纪意大利巴洛克式风格。
此钟楼是民国13年竣工的,占地近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53万平方米。大楼连地下室共5层,井字形框架结构。大楼外观为英国古典主义风格,主立面有上下贯通三层的科林斯式立柱。二楼营业大厅有“远东第一大厅”之称。钟楼在文革时遭到了厄运,钟楼两旁基座上的雕像被拆毁了。幸好当时一位美术学校的学生偷偷地为雕塑做了石膏模型。文革结束后,工人师傅们就是根据这些石膏模型用青铜复制出了这组雕塑。竣工后,原设于北京路四川路口的上海邮务管理局迁入,人们就开始把大楼叫做“邮政大厦”。
2002年,上海市邮政局公布了全面恢复邮政大楼原貌的方案:准备用1到2年的时间,拆除目前钟楼两侧用于遮挡冷却塔的巨型户外广告,推倒屋顶搭建的临时房,重现大钟楼巍峨的气势。另外,还要在屋顶建一个空中花园,同时再现长廊见首不见尾的巴洛克风格。大楼内部二楼营业大厅将去除所有的阻断物,两边布置大理石柜台,柜台上装配精致的铜栏杆,屋顶饰宫廷式内凹吊顶等。改造后的大厅力求重塑一个宽敞、明亮的“远东第一厅”。
恢复方案保留了邮政业务窗口的同时,拟将邮政大楼一楼天井和靠天潼路一侧二楼的原办公用房改建成上海第一座邮政博物馆,邮船、早期邮筒等几百件珍藏邮品将收进邮博馆。不料好事多磨,2002年7月,虹口区某部门发布四川北路文化商业街功能规划方案,要将上海邮政大楼改造成高档品牌百货店。一时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海内外邮政、集邮界引发了一场大争议。后来,以配合上海市政府外滩源改造工程的名义,上海邮政大楼终于确定依旧“复原”。四川路桥邮政支局的临时营业地四川北路1号也仍在邮政大楼内。
寻踪提示:
2006年1月1日,全国第一个邮政博物馆--上海邮政博物馆正式开馆。展馆面积为8000平方米,馆内有1909年上海邮政总局用来运输邮件租用的马车(复制品)、1917年上海邮务管理局购置的用于运输的汽车(模型)等文物,再现了邮政交通的历史和变化。
至此,邮政大楼松了一口气,变身“高档品牌百货店”的荒唐闹剧终于彻底终结了。
夕拾钟楼——多伦路上的“精神性”标志建筑
这个钟楼的名称取自鲁迅著名文集《朝花夕拾》,是多伦路上的一处“精神性”标志建筑。这样的高度是需要仰视的。
夕拾钟楼位于多伦路119号,高18.15米。整幢钟楼棂体用花岗石砌成,红砖灰墙的设计有着一种传统的摩登感觉。楼体的圆拱门廊下配着圆形的玻璃,远看像是一个硕大的靶子。钟楼里的古钟为青铜冶铸。
钟楼下是一排隐蔽的房间。最醒目的是一家小小的雕塑工作室,店里的桌子、椅子、柜子都很简陋,密密麻麻地陈列着大大小小的名人头像。工作室的主人是个留着长发的中年男子,据说是个性情中人,喜欢将店面时开时关。工作室隔壁是家卖红木家具的小店,居民反应,只看到他们装修,却没看见营业过。
寻踪提示:
多伦路66号还有一个小型的钟楼,就在薛公馆的前面。这个钟楼造型相当简单,就是四根圆柱子撑着一个立方体。立方体的四面嵌着钟面。
倒是薛公馆还有点看头。这幢房子是1920年由薛氏兄弟建造,所以人称“薛公馆”。该建筑外立面由青砖砌筑,有一个大庭院。主体部分受英国乔治王朝时期建筑风格影响,入口门廊为新古典主义式样。在抗战时期,这里曾作为侵华日军海军武官府驻地。现为民居。不时可见“万国旗”在窗台上探头探脑,和一只只空调外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话。
大自鸣钟——晋升为地名,创造了老沪西的商业繁荣
如今,清脆的电子琴音代替了昔日沉重的钟声,旧貌就是这般地换了新颜。
1926年,当时的公共租界西区劳勃生路(今长寿路)、小沙渡路(今西康路)口道路中央,建起一座钟塔,名叫“川村纪念碑”,又名“川村纪念计时塔”。这是在上海的的日本资本家为纪念已故的日本内外棉株式会社总经理川村利兵卫而建造的一座“纪功碑”。钟塔高14米,平面成方形,顶层四面均嵌有大时钟。每隔一刻钟,就会自动报时,人们因此称其为大自鸣钟。久而久之,大自鸣钟成了这一带的地名。老上海口中的“大自鸣钟”范围东至陕西北路,西靠常德路,南近安远路,北达普陀路。
川村利兵卫是受日本内外棉垄断集团派遣的,自1911年起,在此地段先后兴办棉纺厂达13家之多,凭借《马关条约》中的特权,大肆掠夺中国的原棉资源,压榨劳工血汗,为内外棉公司攫取了巨大财富。
后来,不少民族资本家也纷纷来此区域兴建工厂,使此地居民聚居,商业日趋兴旺起来。到20世纪20年代,“大自鸣钟”逐渐成了沪西的商业闹市。至解放前夕,大自鸣钟附近共有400多家商店,大多以经营日用生活品和饮食行业为主,较有名的有老宝凤银楼、仁厚堂国药号、顺昌祥棉布店、西康菜场等。这一带的居民连把上街购物都叫“到大自鸣钟去”。
因为地处公共租界,所以钟楼没有受到两次淞沪战争的破坏,但店肆与民宅大部分均为老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或是平房、简屋。市容陈旧杂乱,市政设施落后。普陀区政府开始对这一带进行改造:房屋大修,改建下水道,填高路面,设置泵站,同时陆续调整商业网点,新增设上海市第四百货商店、红花家用电器商店、白玉兰小笼馆等。
1959年8月,为改善长寿路、西康路口的交通状况,钟塔被拆除。40年后,长寿路拓宽改建,大自鸣钟一带起了大变化。苏州河西康路桥边红火一时的宜康电子市场(俗称“大自鸣钟”市场”)被勒令关闭。周围建造了许多新型商住大厦,如维多利广场、光明城市公寓、常德大厦等,环境上了档次,使长寿路成了普陀区的黄金地段。“大自鸣钟”一词也就渐渐淡出了居民日常生活。
寻踪提示:
大自鸣钟原址现为长寿公园。公园是2000年底建成的,工程拆除了西康路口的同大昌文化用品商店等42家单位,动迁居民1317户。现在的长寿公园里有乔灌木近百种,近10万株,草皮、地被植物1.1万平方米,花坛300平方米。
公园分五大景区:中间为“绿宫明珠”景区,一座巨型玻璃雕塑“绿玉小夜曲”矗立于绿地中央圆型小岛上;西南为“五彩林”景区,地坪有一树干图形,树叉延伸处为不同植物配植而成的五彩色块;西北为“黑森林”景区,以墨绿、黑苍色雪松等植物“镇园”,草皮、灌木如梯田般徐徐展开,堑道、栈桥穿越其间;东北为“水森林”景区,120多棵高大乔木与各种灌木植于坡地之上,流动的人造溪水从坡间潺潺流出;东南为“水钢琴”景区,3000平方米的“水钢琴”有300组组合式灯光喷泉,演奏出美妙的“琴音枕流”,到了夜晚就流光溢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