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运输总周转量99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5亿人次,货邮运输量90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3%、11%和10%
全国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230个以上,新增至少55个机场,覆盖全国83%的人口 中国民航“十二五”规划4月7日正式发布。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民航航空安全创历史最好水平,效益大幅增长。今后五年,民航能否延续这种快速发展的势头?百姓能否从中受益?民航如何应对来自高铁等竞争对手的冲击?记者采访了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解读民航“十二五”规划。 未来五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13% 民航局发布的《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民航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是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到2015年运输航空每百万小时重大及以上事故率低于0.20。民航局副局长王昌顺介绍说,“十一五”时期,民航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以上事故率为0.05,好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是保障能力整体提高。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机场体系,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30个以上,保障起降架次达到1040万架次。 三是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运输总周转量99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5亿人次,货邮运输量900万吨,年均分别增长13%、11%和10%。航班正常率高于80%,公众对民航服务基本满意。 四是通用航空快速扩大。基础设施大幅增加,作业领域不断扩展,运营环境持续改善,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作业量和飞机数量翻番。 五是节能减排全面推进。吨公里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五年平均比“十一五”下降3%以上。 王昌顺表示,影响航空运输增长的主要因素有GDP、旅游人数、进出口总额、城镇人口等。综合测算,我国正处于民航需求快速增长期。从国际民航发展规律看,我国民航的高速增长期延续到2030年是完全可能的。 强化长距离运输优势应对高铁冲击,加大对支线航空的扶持 随着高铁的兴起,在民航相当一部分重要干线上,高铁与民航正逐步形成强替代竞争关系。为此,民航的应对方式是强化便捷、快速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竞争与合作。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民航将着力打造区际快线通道,重点在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之间增加航班密度,简化运行流程。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支线航空的政策扶持力度,并选择西北、西南等老少边穷地区和地面交通不便地区作为试点。 航班正常问题,是航空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提高航空服务水平的难点问题。“十二五”时期,我国将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航班正常率,科学确定繁忙机场高峰小时飞行流量,完善航班正常率统计办法,明晰航空公司、机场、空管等单位保障航班正常的责任,提高航班正常水平。 新增至少55个机场,形成五大机场群 根据民航“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我国机场建设将继续推进,重点是缓解大型机场容量饱和问题和积极发展支线机场。到2015年,全国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230个以上,新增至少55个机场,覆盖全国83%的人口。 王昌顺表示,目前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发展还存在枢纽及不少干线机场容量面临饱和、支线机场数量不足、大中型机场与所在地城市及周边城市的地面交通方式相对单一、部分机场油料储运等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到“十二五”末,我国将形成五大机场群:以北京首都机场为枢纽的北方机场群、以上海浦东机场为枢纽的华东机场群、以广州机场为枢纽的中南机场群、西南机场群、西北机场群。 王昌顺说,目前我国大型机场空域限制情况严重,总共有28个主要机场受限,日均架次均接近或超过日总量限制。流量控制导致的不正常航班比例由2005年的16.8%上升为2010年的27.3%。“十二五”期间,将增加繁忙航路的平行航路、繁忙机场的进离场航线,提高整体服务保障能力。 已同步至 liudaxing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