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免税区”设想 对于离境退税可能会涉及的细节问题,迟福林表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免税品种,二是对国内游客和岛内居民限额限次。 “我的理解,第一步的免税政策可能还是先集中在免税店的购物。”迟福林称。他认为,只有整个海南岛变成“消费品免税区”,才能打破免税店的束缚。 在海南提出的“国际旅游岛”构想中,打造免税的“购物天堂”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早在2008年3月5日,国务院函复海南省政府同意在海口、三亚、琼海、万宁等四市开办市内免税店,主要针对境外游客。2009年9月1日,海南首家市内免税店——中国国旅(601888)集团子公司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亚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境外游客在免税店购买商品时,须出示护照及机票。 今年11月19日,中国国旅集团与三亚市海棠湾管委会在海南三亚签署了一份“海南国际免税城”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中国国旅将投资50亿元建设该项目。海南省副省长陈成称,将引进有实力的公司建设大型免税购物商场,吸引国际知名品牌折扣店进驻海南,同时保持长年3-7折优惠。 “现在的免税品种无非是以洋货为主,主要是洋烟、洋酒和化妆品,这与‘消费品免税区’是两个概念,品种受到控制。”迟福林说。 在迟福林对于海南岛的设想中,实现国际购物中心这个大目标,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免税政策的突破;第二步,在这个前提下,尽快实现他提的一个建议,就是全岛范围内的日用消费品免税区;第三步,在日用消费品免税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购物中心。 另据中广网报道,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说,其他一些地方将来可能还会继续申请离岛免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