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1月24日专电(记者李荣)特色农庄,已成为国内农业“接二产、连三产”转型发展的一大方向。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特色农庄年会上,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白益华表示,特色农庄日益成为精品农业、休闲度假和旅游观光功能集于一体的农业新组织形态。 白益华说,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各地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涌现出各种形态的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农庄、农家乐、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等不同的经营组织形式。特色农庄就是农业转型的一种尝试形态。 沪郊奉贤的杨王村、江苏常熟市的蒋巷村、江苏张家港市的永联村等地,成为首批15家“中国特色农庄”。上海市农委副主任殷欧等专家说,特色农庄的出现,是现代农业科技和设施农业的集聚与融合,具有经济、生态、文化和服务等综合功能,可促进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 白益华说,特色农庄的发展也遇到一些瓶颈:有的出现资金紧缺、有的农产品营销困难、有的休闲人数形不成批量、有的受到发展条件的限制。“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国际上现代农业发展的初期同样也遇到过这样的困难”,需要切切实实地突破。 据了解,中国特色农庄联盟日前也在上海成立,将整合相关资源,为各地特色农庄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相关人士说,建设特色农庄,首先要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和发展方式,“把精品特色农业中的旅游休闲性,充分挖掘出来,结合得更为紧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