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宜昌6月23日专电(记者刘紫凌、冯国栋)2009年,端午节成功申遗,古老文化传统回归现代生活。然而,多年过去了,像包粽子、唱号子、做咸蛋这样的民俗活动,一直都是老年人在“唱主角”,年轻人缺位现象仍然严重。专家担忧,年轻人是否能够接好传统民俗的“接力棒”? 端午节民俗:老人很“给力” 端午文化,在59岁的杜开杰眼中,是一曲曲悲壮悠扬的“号子”。 杜开杰是屈原故里秭归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船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者。从2010年开始,他在屈原祠文化广场演出至今,“主要是图个乐趣。” “我老师就是名人胡振浩。”杜开杰自豪地说。胡振浩曾是当地著名的“船工号子王”,他的号子高亢有力,让人震撼。胡振浩离世后,他的徒弟杜开杰等人接过了传承号子的重担。 “至今我还没收一个徒弟,可惜啊,主要是年轻人不感兴趣。”提到收徒弟一事,杜开杰面露难色。 像杜开杰这样,遭遇“前有古人、后无来者”尴尬境地的民间艺人还有很多。 古老的屈原庙,四周墙上的牌匾篆刻着《楚辞》。这是84岁高龄的徐正端,用他自己积攒的退休金请人制作的。 徐正端义务在屈原庙守庙23年。他身体不好,身患糖尿病,双腿没有力气,特别是不能久站。即便是这样,老人仍不想放弃:“只要我还在世一天,身体好一天,我就要守好这座庙。” 端午节离不开民俗,也离不开餐桌上的美食。在屈原的诞生地秭归乐平里,黄祥连老人坚持要身体力行,自制咸蛋。他从山坡上挖来黄泥,用盐水搅拌,再用泥巴将一个个鲜鸭蛋包得密不透风,放进准备好的坛罐里。 黄祥连做的咸鸭蛋,“黄油”直滴,香气扑鼻。“这比人们在超市买的要好,但如今很少有人愿花这闲工夫做了。”黄祥连感慨。 端午民俗年轻人明显“缺位” 相对于老年人对端午习俗的执著和热情,端午节里的年轻人明显成了“局外人”。 记者采访当地年轻人的端午节感受,发现他们使用最多的一个词是“小时候”。 “小时候过端午,我家门前挂艾蒿,爸爸带着我去野外采摘。如今住进了高楼,艾蒿也不挂了。”“小时候,粽子吃起来很香,好像现在味道淡了。”……几位在秭归县城吃宵夜的小伙子说。 秭归民俗展一连办了几天,迎来的基本上是游客和记者,鲜有当地年轻人前来。他们当中,大部分被龙舟赛的热闹场景吸引了。 在龙舟赛现场,几位卖饮料的年轻人很惹眼。他们从比赛开始就忙个不停。“生意很好,一个上午卖了300多瓶饮料。”随着端午民俗活动火热展开,秭归县城一时间冒出了大量销售粽子、遮阳帽和玩具的年轻摊贩。 在屈原祠附近粽子摊位卖粽子的方老板说,半天卖出了200多个粽子。“估计今天一天的收入,都快赶上我一周的收入了。”端午节带来的可观经济利益,让这位年轻老板喜笑颜开。 专家学者:要想办法让“老”民俗“活”下去 有专家学者认为,年轻人缺位民俗文化,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文化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的所占比重不高,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够。湖北宜昌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熊庆文说,一些年轻人认为文化事业待遇低,没有前途,“年轻人都会选择待遇好,有前途的行业。像民协这样的组织,很难有年轻力量加入,真担心后继无人。” 熊庆文建议,国家应多出台文化行业鼓励政策,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文化价值体系,多鼓励年轻人加入文化行业,壮大传承者队伍。 年轻人缺位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年轻人生活节奏加快,与传统文化的“温和”节奏不合拍。屈原故里秭归“骚坛诗社”现任社长黄琼说,为了养家,很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生活不局限于当地,这对开展活动和文化交流带来不便。 黄琼认为,新时代的东西要接受,传统的东西也不能丢。他呼吁政府能把“骚坛诗社”等民间组织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扶持端午民间文化社团发展。 除了客观原因,传统文化缺少新鲜元素,缺乏必要吸引力,也是造成年轻人缺位的一个因素。湖北省文联主席沈虹光告诉记者,屈原的文学作品是高高在上的,而大众文化是通俗易懂的。年轻人缺位传统民俗,我们不能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在他们身上,更要思考,如何搭建一个桥梁,让两者彼此走近。“相信通过挖掘和创新,传统文化会越来越有活力,有亲和力,年轻人也会逐渐挑起文化传承的大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