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11日专电(记者金小茜)“在过去的2011年,尽管国内没有重大节事活动的推动,但旅游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高达18%。我国旅游经济已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应推动旅游经济在更加理性的轨道上运行。”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是在10日举行的《2011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12年发展预测(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4)》发布会上做上述表示的。 戴斌认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式已初步显现转型迹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且日渐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落后的旅游组织方式和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矛盾。目前,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旅游投资过热、面向散客的目的地接待体系尚未建立、入境旅游增长乏力和世界市场份额相对下降、旅游安全与旅游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亟须关注,要千方百计扩大旅游消费,要推动旅游经济更加理性地运行。 “旅游经济的理性运行要坚持‘平民、平稳、平等’和‘更多国民参与、更高品质分享’的发展理念。”戴斌说,近年来国民旅游虽快速发展,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约26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7000万人次,但旅游普及化程度还不够,农村居民出游率较低,城镇居民人均出游率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同时,人均旅游消费较低。2010年国内旅游人均花费598.2元,其中城镇居民883元,农村居民仅306元。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要大力发展平民旅游,让民众能便利地出游、有尊严地出游,能从旅游活动以及旅游业中获得更大的福祉。 戴斌认为,推动旅游经济理性发展,一要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二要推动产业融合,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三要创新商业模式,发挥科技、教育、人才的作用,加快把传统旅游业改造成为现代服务业;四要构建以旅游法为核心的制度保障体系;五要建立适应大众旅游发展要求的旅游经济运行宏观调控体系和以游客满意为导向的微观监管体系。 已同步至 華子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