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扳亮手电开关,一束强光穿透漆黑的天幕,照在5号线宋家庄地铁车辆段最东侧的一列地铁新车上,圆头圆脑、流线型的车身泛出隐隐银光。
李延忠,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巡检员。记者紧跟着他,一步一弯腰,仔细地检查着车厢底盘的每一根线路。 “看,这是我们下午新装的受流器。”指着一个自行车脚踏板大小的铜片儿,李延忠用工具挨个儿拧了拧上面的螺丝,“别看个头不大,足有七八十斤重呢。地铁列车跑起来,全靠它跟电轨接触。一列地铁六节车厢,要装12个,每装一个要拧14个螺丝,需要三四十分钟。” 检查完螺丝,他又细心地将两根黑色的列车制动线缆固定住。这一蹲就是十多分钟不换地方,李延忠把沾着油污的手在工服上蹭了蹭,揉起了眼睛。 “他太困了,上周五从四方厂将新车运过来,一路走铁路,因为没编组,不在铁路运行图上,所以每走一站都要见缝插针,一天光打电话沟通就用了两块电池,即使停车也24小时不能离开列车。”今年刚满25岁的鲁海航也是巡检员,他的眼角泛着红血丝,边帮着用手电照亮儿边说,“为了让我多睡会儿,他一天就眯三四个小时。” 送车的不易,等车的更心焦。 目前,地铁1号线是本市最繁忙的一条线路,日均客运量已达150多万人次。为了多运客,尽量缩短发车间隔,全部车辆上线,19组直流车没空调,超负荷运行,小故障不断。 “巡检完毕,22时57分,可以供电开灯了。”北京地铁运营二分公司安质部技术员吕颖慧放下电话,长出一口气,“可算把新车盼来了,从列车出了生产厂,每天晚上我的手机就没离开过枕边。”岂止是吕颖慧,记者也连着三天等车到深夜。 轨道旁,一盏红灯亮起,车厢内透出柔和的白光。记者从司机室走进车厢,呵!可真豁亮。两排笔直的扶手延伸到车尾,明黄色的老幼专座格外醒目,锃亮的地板一点儿也不打滑,扶手扶栏降低了10厘米,乘客不用踮脚够栏杆了。 中秋节前,吕颖慧到青岛亲自验收了车辆,将新车里里外外都看了个遍,“车门口原先有个半人高的扶手柱,后来考虑到1号线人多,就拆除了,改成现在这种悬挂式的圆形扶手,不仅能多站两三个人,而且大家还都有扶手,人性化、安全性都提高了。” 座椅也暗藏玄机。“你们看,每节车厢的一端都有一排6个座椅是活动的,人多时收起来,至少能多腾出七八位乘客的站席位。还有,每个车门上都安装了紧急装置,遇到突发事件可以手动开启车门……” 23时11分,由宋家庄发出的地铁5号线末班车离站,新车可以借用线路了。列车司机刘菲轻轻推起驾驶杆,熄灭车厢内灯光。一路上,车厢偶尔轻晃,运行时悄然无声,随车进京的七八位四方厂工人累歪在椅子上,不时发出轻微的鼾声。 23时40分,列车驶出5号线崇文门站后,又驶出了运营线,拐入联络线,停靠在1号线王府井站。值班员张月一溜小跑,将一张调度命令单递到司机室门口,上面写着“第65号上行末班车全列由东单上行站开始后,王府井—四惠上—四惠车辆段”。 3分钟后,列车再次缓缓启动。 “车到了四惠车辆段,才算是真正到家了。从明天开始,我们要对车辆进行调试,试跑、测试通信系统等,这周末肯定要加班了,力争‘十一’前,在1号线让乘客坐上这趟新车。” 0时3分,新车抵达四惠车辆段,停靠在最南侧的车道上。依次往北停着三列车,分别是G435号——2008年上岗的20组空调交流车之一;S421号——1999年到位的31组非空调交流车之一。目前,这两个型号的列车正在加装空调设备,预计年内全部安装完毕。 “至于G115号嘛,也就是现在在1号线跑着的‘闷罐车’,在北京地铁已经服役了41年,年内将退出历史舞台,被高效能的新车替代。”吕颖慧说。 已同步至 華子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