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发展计划司长期处副处长王久相向本刊记者介绍说,京沪高铁自北向南贯穿了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沿途江河纵横、城市密布、人口众多,农业耕地资源稀缺。高铁建设除了要研究解决土地资源保护、植被保护、水土流失等各种环境问题外,还要针对高铁特点,研究解决噪声、振动防治等问题。面对这一切,京沪高铁科学采用以桥代路、无砟轨道工程,有效节省了土地,大量减少了征地拆迁,减小高速列车的噪声和振动,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作为京沪高铁的重要建设者,中国铁建完成大约50%的设计份额和46%的施工份额,还承担了京沪高铁全线最高速度试验段——先导段的建设。中国铁建十二局集团京沪高铁常务副经理高治双介绍,先导段建设极为重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注重设计方案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使高速铁路的建设对沿线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用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告诉本刊记者的话说,高速铁路是复杂的“巨系统”,京沪高铁施工难度非常大,地质条件复杂,建设规模庞大,系统技术高新,安全保障要求高,环境保护要求严。而通过技术创新和标准化的强力推进,铁路部门以机械化、专业化、工厂化、信息化的“四化”支撑,攻坚克难,工程质量和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据何华武介绍,京沪高速铁路工程规模非常浩大,重点控制工程有104项,主要有南京大胜关大桥、济南黄河大桥、淮河特大桥、阳澄湖大桥,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五大客运站场枢纽工程,无砟轨道、有砟道轨工程、电气化工程、列车运行控制工程,还有上百组的高速列车制造,以及把这些子项工程集成起来的联调联试工程。 在这位总工程师看来,中国高铁建设可以为世界提供一些借鉴,“经过工程实践、运营检验的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和成套技术装备,可以为建设高速铁路的国家提供借鉴;京沪高铁国家决策,地方参与,集中力量进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可供借鉴;统筹考虑车、线、网、控制系统等,通过标准化作业、联调联试、运行试验等措施进行系统集成,这种做法值得一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