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半起床,四点钟出发,奔向小天池。前一天晚上善良热情的天主教堂神父推荐我看日出到小天池,本地牯岭镇的人看日出都去那里,他个人觉得那里观日出不错。外面一片漆黑,天空繁星闪烁,路灯散出微弱的光,脚下的路依稀可见,因为庐山的树木繁茂,所以枝叶会遮挡住灯光,所以整条路或是整个牯岭镇都是在微弱朦胧的光笼罩之下的,这样更显安静,可能大家都在梦乡了吧。大概四点半到达小天池的入口,但是因为太黑看不清路也不认路,而且没有人陪伴,所以我没直接上去,而是在路边等。秋天清晨的庐山还是很冷的,野风夹着寒气,刺入到衣服里,忙碌的小货车一辆一辆飞快的从山下开回来,又有车急速的开下山去,他们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热热闹闹。可我却感觉冷冷清清,只怪自己起床太早,只怪自己衣服穿太少,只怪怎么没人来到。抬头看看天空,繁星依旧,乐此不疲的闪烁着,一眨一眨的,虽然光不足以照亮地面,但它们亮着,就是给我们带来光明,就有星星之光的力量,心情豁然而顺畅起来。慢慢的从繁星之中,分辨出了北斗七星的形状,从头到尾,整整七颗,一个大大的问号就在头顶上方,轮廓如此清晰,像问号也确实像勺子,可爱极了。有一个跳动的光点由远及近向我扑来,第一反应是巡山查票员,糟糕不会来查我票吧,立即转过身背对着光点。光点由马路对面移动过来,落到了我身旁,扭头一看不是查票员,原来他也是去小天池看日出的,因为天黑他拿了一个小手电筒。就这样跟着跳动的光点,上小天池的凉亭,等待日出,这里除了我们一个人都没有,是享受日出时刻的好地方。 天边有一道黄色的线,即使在漆黑的夜幕下,也还是能看到它发出的光,光是很暗淡的,只照亮它上方的一小块区域,形成一个暗蓝色的圆弧。过了好一会儿暗蓝色的圆弧开始退去灰暗变成蓝色的圆弧,那道黄色的线也变得亮了,变成了明黄。圆弧的范围在慢慢扩大,由最初的一小块,扩大到上方的一小片。此时的感觉是很奇妙的,远方那道黄线在慢慢变粗,努力的变得更亮,让人觉得黎明即将来临,但头顶上依然繁星满天,还是那些灿烂星辰,又让人觉得我们仍沉浸在夜色之中,真的不知道此刻是白天还是黑夜了。也许此刻,白天会懂夜的黑。黄色的一道线变的宽,变得亮了,黄线上方薄薄的一层云雾也被染上了颜色,变成了黄色的晕,像是黄线的影子。黄晕上方的天空也由蓝色变成淡蓝,那淡蓝反射着白光,明显亮度增加了许多。此刻天边的景色已经很清楚了,黄线下面原来是一片云海,云海一层又一层,由远及近的凝着,不动。黄线横在两座山峰之间,凌于云海之上,想象得到,太阳就会从两山之间的云海里升起,期待。激动的声音已经是此起彼伏了,来此观日出的人也瞬间增加了,我们都在等待,激动的等待。天空繁星已退,只有几颗傻傻的眨着眼,但顷刻间它们就会消失,就会斗转星移,天翻地覆。黄线的颜色变化的极快,现在已是桔黄色,中间是亮亮的真正的黄,两边是橘黄色和淡粉色的混合,那颜色只有太阳能调的出来,美轮美奂。云海也变得浓,变得更立体了,浪花状的一层又一层,像海浪一样慢慢浮动,它们开始活跃起来。中间的位置越发亮,越发黄,那是太阳的颜色,天边那整片都已是蓝色的了。两边的山峰也显现的更加清晰,那不是两个单独的山峰,而是两排连绵的山脉,就像两扇打开的大门,衬托着迎接着太阳的到来。云海不是没有边界一直由远及近延伸到我们这里的,原来是被松树围绕着,松树和大山形成了天然的界限将浓云围住,就形成了云海,看不到松树只是看见松树的一个个尖挡住住了那浪花般的云,它们是尖尖的云海岸。黄线的两端越来越粉,整体的颜色也越来越淡,黄线似乎慢慢消失,颜色都变成了一片,云海的小浪花没了,变成了大团的云或者没形状的雾,它们似乎要溢出来了。忽然一个亮亮的圆圆的点,在云海里出现,在粉黄线的下方,顶着一个黄色的晕。“出来了,出来了”,大家大叫,所有人都叫,都指着太阳,都拿起相机拍照。顷刻间太阳探出头,然后升起,把天边染成了黄红粉混合的颜色,也就两三秒钟太阳就升起了,日出完毕。云海翻腾,涌出界限,四散飞去。日出的时间很短,转眼之间太阳就蹿出云袖,挂在天边了。日出的美是它的整个过程,从先是日光形成一道光线,再慢慢从云里一点点的向上升,最后迅速升起。日出的魅力也许就是等待的过程,期许希望想象,到最后看到超乎想象的那一刹那还有那一切。这是人生的第一次观日出,就这一次已经让我永生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