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81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本帖最后由 自由自在的鱼 于 2013-4-8 10:38 编辑
“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总是罗嗦始终关注,不懂珍惜太内疚........”很喜欢Beyond的这首经典,那急促的旋律,仿佛迫切的要向母亲诉说什么;那朴实的歌词,正是心底深情的表达。天底下的母亲,对孩子的心大概都是一样的吧,而我的母亲,更是这样,只是年少轻狂的我,多年后才慢慢体会。
小时候的我,总觉得母亲太唠叨、太罗嗦“都冻成什么样子了,还不多穿点衣服?!”“怎么做事这么慢,放快点,放快点。”“骑车慢点,莫瞎骑逞能”......听的多了,耳朵起茧了,母亲越是催,我故意越是放慢,急死她;骑车痛快的飞,她又看不到.....我“胜利”了,心中有一丝丝得意,那时的我是多么“聪明”啊!
我曾经有一段颓废的生活,那是在初中,那时的我和一帮狐朋狗友到处“流浪”,有时好几天不上课,去打电动、看通宵录象,自己玩的痛快了,也没怎么想过家里人的担心。直到一天半夜母亲在一家录象厅找到我,她紧紧地握着我的手,把我往家里领,就像我一不小心就会丢失似的(现在想起来,那时也许真的会丢失一段美好的青春,假如没有母亲)一向唠叨的母亲,一路无语,我忐忑不安,反而希望母亲责备我几句,回到几里,母亲打了一盆水让我洗了脸。良久,才问:“你觉得家里不好吗?”。关了门。母亲的眼睛红了,我的心突然一阵振颤。“你晓得我为的是什么吗?”我知道,家里不和,假如不是母亲,这个家早就破碎了。我脑中一片空白,不知何时已是泪眼模糊。母亲帮我擦干眼泪,小声地说“去睡吧”一夜无眠,终于知道母亲在大的方面从不罗嗦。从此,远离了那些混混,我的初中又步入正轨。
高中的学校在另外一个小镇,以前在几母亲就是定心丸,不管发生什么,不管多么杂乱,精明的她很快就能处理得井井有条,远离了母亲,什么都得自己做主了,忽然有点不习惯了,母亲经常到学校看我,总带很多吃的。第一次是一个秋季的午后,有人说我妈来了、在学校的一排梧桐树下等我。我飞跑而去,接过母亲带来的美味后,她一阵嘘寒问暖,最后掏出一叠拾元面票给我“拿好,天快变了,自己添点衣服,吃好点,莫把身体弄坏了......”微风吹过,几片淡黄的梧桐树叶飘飘落落,一片打着旋竟落到了我头上,母亲替我拿掉树叶,又摸了摸我的头道:“我走了”我紧跟着她,她回过头来“回去吧,去睡会午觉。莫管家里的事,有我呢,你只管放心读书”。此时我我反而希望她多唠叨几句,我停住了,注视母亲远去,那灰色的背影有些显得老了,母亲回了回头,向我摆了摆手示意我回去,我慢慢走开,不时回了回头,直到她走出校门我才回到寝室。后来母亲来看我,带的吃的是越来越多,话越来越少。其实她不说,我也知道她想说什么。
现在,母亲再也不骂我了,倒是总用征询的语气和我商量“准备什么时候走”“回不回老家?”“给你妹妹找份什么工作好?”.......她已经把我当成大人了,但我在母亲面前永远都是个孩子。
这次走(PS:好象是大三的时候)是买的第二天早上的火车票,母亲晚上送我到亲戚家里,沿途要穿过漆黑的小巷。下着小雨,地面有些湿,母亲牵着我,前面晃悠着不太亮的电筒光。到了马路,我执意让母亲回去,最终她让步了,说:“好,就看着你过去。”过了马路,一回头,母亲站在一盏昏黄的路灯下面,有些憔悴,眼神里满是留恋和期待。我忽然一阵失落:母亲不属于这个城市,这个城市也不在乎是否有无我的母亲,这个城市不过是她因为给儿子挣钱而在这停留的驿站。虽然是夏秋,我却猛然觉得小雨一阵冰凉。我快步走过,不敢再回头看母亲的眼神,因为愧疚,那眼神让我负担不起,让我不安,让我心酸.....在异地,有时会产生一种错觉,似乎背后有母亲的目光看着我,让我在歧途中找到自己的良心。
“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教我坚毅望着前路,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
在被情爱淹没的流行歌曲的今天。歌颂母亲的歌少之又少,这首经典值得我们去怀念。我们不必对母亲说“真的爱你”,在含蓄的中国这不太可能,只要心中有爱,母亲就会感应到,爱你的母亲是不用说出来的,是细微的行动体现出来的。你记得在母亲节哪天给他一个节日的问候吗?你会在生日那天个她一个祝福吗?你能在她担心的时候给她一个电话报平安吗?.....母亲很容易满足,关爱比物质更让她欣慰。我很内疚我没有,难道是时时发呆的我没时间?难道要等到母亲不在你想付出孝心却心痛地再也找不到她而只有后悔吗?从现在开始,也许还来得及。
后记:母亲的关爱一言难尽,随忆几件小事怀念母亲
|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