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发客网|新一代沙发客专业网站|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41|回复: 2

京城游“皇家御河”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1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2-4-26 19: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沙行天下
出游时间: 2011-07-07
出游地点: 御河
出游主题: 赏荷
出游人物: 堇年
出游性质: 其他游
北京有一条历史悠久的水系,被称为“皇家御河”。七夕,我同朋友乘仿古游船领略了御河两岸的美丽风光,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感受京城的古老文化。

这条河原名长河,有700多年的历史。清朝乾隆年间整治后改为皇家御用河道,成为乾隆去往万寿寺为母亲祈祷祝寿和去颐和园的专用通道。光绪年间,这条河道是慈禧太后去往颐和园避暑的必经之路,被称为“慈禧水道”,两岸更因此成为繁华之地。据清代《京城古迹考》记载:“桥在西直门外半里……水从玉泉来,三十里至桥下,夹岸垂柳,绀宇亭台,酒旗掩映”。


绕过气派的北展,中国爱乐乐团,便到了此次活动的出发地——黄帝船码头。
先不说怎么被这个规模小且不伦不类的码头吓了一跳吧,就说那门牌上的两行字,“左脚先登船发财,右脚先登船中榜”,我思忖着:我也不稀罕当不当官了,就是缺点钱。于是,嘱咐自己一定要左脚先登船。结果,悲催了,忙着上船,忘了是哪只脚先登的了。姑且算是左脚吧·······哈哈。
游船缓缓而来。它来之前,我们一直在猜想游船是什么样式的,皇家气派的那种亦或是欧式模样。而眼前的这艘游船,真不像是从脑海中驶来啊。
坐稳,船行。御河深绿色的河水荡起层层浪花,窜入船舱,打在游客的臂膀、面颊上,一股股腥味掠过,立即关上窗户。
经过第一座桥——白石桥。明清时代,这是王公大臣去颐和园觐见皇帝的必经之路,所以破例用了皇家专用的建筑材料——汉白玉雕刻,这也是唯一一座修在民间的汉白玉桥。话说,白石桥是御河上最宽的桥(桥长没有听清楚)。四号线就从这座桥下奔驰而过,不禁感慨建筑技术之发达。我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这座桥,船已来到了目前亚洲最大的图书馆——建于1912年的国家图书馆,蔡元培、梁启超等人都在此做过馆长。国家图书馆给长河带来了浓厚的现代文化气息
没过半小时,抵达紫竹院公园。这是线路中最富有诗情画意的一段——长河观柳区。当年乾隆皇帝乘船经过此处时,曾赞道“柳荫深处是蓬莱”。当时两岸种植了大片的桃树、柳树,每到春夏之季,两岸柳绿桃红美不胜收,留下“天坛看松,长河观柳”的佳话。如今,公园两岸碧草青青,翠竹古柳随风摇曳,也颇有几分当年的风采,传说几棵古柳还是乾隆皇帝亲手所植,后人叫它们“天子树”。
上岸,走进紫竹院。同游的可爱女孩儿说“真不愧是紫竹院啊,到处都是竹子。”真的茂林修竹,层层绿荫啊。

穿过第一丛竹林,隐隐约约的看到一片荷塘。一队人马情不自禁的冲了过去,个个诗兴大发,神马“荷叶连天碧”“荷叶崭新盘”“新荷翻沼面”,再或者现代文“荷花似娇羞的姑娘啊”等等吧
穿过竹林,我们步入了一片无人之境。楼台亭阁,南方园林里的景致出现在眼前。我们在这儿铺上野餐布、做游戏。
         
邵峰一手策划的“捉贼兵官”游戏和顶气球两个节目非常“俗套”,但我们这群人在“俗套”的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游戏过后,我同另外3个人打道回府,他们一行走继续作舟荡漾去啦!
一路行来,岸边的风光在古韵与时尚中交替,桥前还是古时皇帝的遗迹,桥后却是现代青年的涂鸦;刚看过了高耸摩登的大厦,不经意间又发现了风雨斑驳的石碑。看着岸边现代模样,脑中却还浮现着古代风光。我们恍若在时空隧道中穿行。

实名认证

签到天数: 657 天

[LV.9]以坛为家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8

综合评分:5

发表于 2012-4-27 08: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TA的评价

评价次数:1

综合评分:5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09:2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智鹏 发表于 2012-4-27 08:34

谢谢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沙发客网 ( 冀ICP备19007410号-2 | 全球排名

GMT+8, 2025-5-13 2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