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多雨的天气,让冬天寒冷来的似乎比往年早了一些。地处陕甘交界大山里的风阁岭已更早的进入了冬季。生活在这贫困山区的孩子和老人的冷暖,早已牵着这户外人的心。11月27日,由山水田野和格尔森木等群组织的爱心活动,就在这天启程。一大早,5辆中巴,一辆小型货车,载着这160多人的浓浓情义,车行近4个小时,行程130多公里,驶向了风阁岭孙家村。
一进村,看着村子景象,心里就有一份沉重。感觉这里的人大多仿佛还生活在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初期(那屋前锈迹斑斑斑斑的电视天线大约与过去有所不同罢),低矮的房屋,土墙破瓦,壁土剥落,烟熏如墨,有摇摇欲坠之感,让人有些心揪。不少同行者说说,户外去过不少山区,见过不少村落,也参加过几次爱心活动,但这里看到的是最贫困的了地方了。
在孙家小学教学楼前,摆放着不少捐赠新购的取暖物品和捐赠的大包大包的冬衣,以及孩子们的学习用品。其中有山水田野的一些群友,有人一百、二百,有人三十、五十所购的约300件物品和200多件秋冬的衣物。格尔森木等群还为孩子们送来了新制作的校服等不少物品。村里在学校准备了热情的交接仪式,也为大家准备了面食午餐。孩子们过节似的穿着自己最好看的衣服,也早早的赶到学校,排着整齐对子,欢迎大家的到来。看着这寒冷里站着的孩子和那村里的场景,觉得有些不忍打扰,爱山便带着随群的三十多位群友,没有参加完仪式,也没在这里午餐,便离开了学校。
沿着前往“尖山”的山沟行进。孙家村有几个村民小组,就散居在这条十几公里长的深山沟里。村人介绍说,村里二百来户人家,九百多人,大多都是贫困户,其中有不少看来是特困户吧。除了学校,满眼皆是破旧不堪的老屋。随便走进一家,见“堂屋”里堆满了家什杂物,几颗干黄的白菜放堆在桌下,算是储存的冬菜。堂屋里燃起了一堆柴火,一个衣衫老者在烤火取暖,两鬓苍苍,满脸的烟火色。柴烟从大门飘向门外,有些呛人。见有人来,老人显得有些窘迫,起身折进了里屋。房后紧挨的一家,一村妇正翻晾着摊在猪棚顶上的柿皮和烂成半边的柿子,有人问:这东西是用来喂猪的吗?回说:“不是的,自己吃!”并告诉说,今年春旱秋涝,欠收,粮食不够吃。看那房檐上挂着的几串柿饼,大约是他们一家过冬食品的一部分吧?一位吴姓村名说,她家6口人,有七八亩坡地,今年收成不好,村里不少青壮劳力靠外出打工挣钱卖粮食。
到了村民5组几户人家。家家屋外都有一个用木棒搭起的晾棚,晾着村民们半年的收成——玉米棒。在一个四周环绕着篱笆大约几十个平米的碾麦场,算是这里难得一块平地。在场地一角,堆有大堆麦草,粗看麦穗依旧,一摸皆是空秕。场地中间堆放着一捆捆未脱碾的荞麦,细看,尽很难看发现有实粒。这也是春旱秋涝导致的结果吧。
闭塞的交通,让这里出行很困难。山外的生活用品,都靠背架背运。男人外出打工,这些重活都落在了女人肩上。由于交通不便,这里产的柿子苹果等山货运不到山外,换不来钱。
然而,这里虽穷,却也透着一种祥和淡定。村民厚道质朴,热情好客,透着一种友好和祥善。就我们在麦场吃饭间,村人不断的邀请到家喝水,请吃一餐热饭。当我们离开的那一刻,一位扛着柴火的老太太一再吩咐:城里路好,山里路不好走,慢点,小心!这些质朴的话,好心的念叨,不也是这些厚道的山里人传递给我们的温暖吗?
回程的路上,见一挖掘机,在挖掘一条进山的便道。听司机讲:这条路是“世行”支援的贫困山区扶贫项目(?)这听起来是一个好消息,但同行的人在想:让生活在这样条件环境下的山民迁出山外,是不是更好的解决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