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12|
一个在信仰缺失的时代如何保持自己应该有的梦想的态度,如何在上帝已死的巨大命题下遇见未知的自己的态度。我们需要通过自己内心的修行来历练,来成长。辛涅科尔说过:对于宇宙来说我微不足道,但对于自己来说,我就是整个宇宙。所以,修持本心,保持本我的清明,尽量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中沉下来。就够了。
【正文】
生活在这个时代,你要是说你不梦想着旅行都不好意思出去跟人打招呼....
那么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空虚到竟然把旅行当做了梦想?
打开人人,满屏都是几个字:我要旅行!赤裸裸明晃晃,刺的我眼睛睁不开的疼。
不可否认,旅行的确很被向往,它对一个人意义无穷。想起被无数人奉为旅行至理名言的几句励志语,摘抄如下,与君共勉:
1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这就是世界。
2有些事你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去做了。
3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遇到多少人,见到多少未知的风景,而是在某个瞬间突然的认识了自己……
4一个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5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一定要有一个在路上。
我当然不会蠢到去觉得这些话有什么问题,。励志嘛,在这个年头,又不是多值钱的事情。芙蓉姐姐摇身一变,给大家励了志;林丹拿了个大满贯,大家觉得很亢奋;莫言静悄悄,也终于圆了中国人一个情节.....
更何况旅行呢?
于是,所谓的旅行,被很多人“实现”,拿起单反背包和一个说走就走的假期,带着父母的工资,开始了自己的所谓的修行。
再于是,我们看到了祖国大江南北客房爆满;我们看到长城上面“用我们的血肉筑成一座新的长城”;我们看到华山黄山庐山游客上的去下不来.....
呵呵!身体不好的,早都挂了,果然是修行。
记得高中时老伏曾经讲过:旅游业的兴起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不满足于当下所处的环境,有了一种外出探寻的渴望,随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产业。由此,我是不是可以说:旅游这种行为的产生,就是因为人们钱太多烧的?
请注意,我在这里说的是旅游而不是旅行。你如果非要较真说你想要的是旅行而不是旅游,那么我只好请你接着往下看了。
很多人几乎都为自己的行走足迹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相册,不管是隐秘的还是公开的;这些人中,几乎每一个人的相册里面都有几张关于美食的;同理,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张在某个著名景点之前的合照,然后摆个喜气洋洋的POSE,向世人宣布:哥来过!
我当然不会去拿这些个意境跟悟空当年撒泡尿写上“到此一游”去做对比,因为悟空兄是为了跑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才撒尿的,而我们,是为了撒泡尿才跑出去的,没法比较。(请原谅我的粗俗,但是真心觉得只能这么比较了)
再于是,每逢节假日,我就很有兴趣地打开人人,看着人们用相同的套路喷射出不同颜色不同温度不同时差不同海拔的液体,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曾经来过这里。可是,大家忘了一点,存在感是一种很有对比度的东西,证明自己存在的方式不是像动物园中小猴子引起老猴子的注意才是存在,猴子需要的是引起饲养员的注意,这才叫存在。
兴尽所至,给大家举个我知道的很多人出去旅游的步骤:
1首先打电话给家人。妈,假期了,我要粗去玩嘛,blablabla,通过各种能让灵魂在路上的语录顺利拿到钱。
2订飞机票,最差也是火车票。
3网上找攻略,找美食
4机场候机,顺便嘟着嘴拍张照片上传:哎呀,等飞机什么的最无聊了,XX之行,我好期待哦。
5下飞机,找人接机,拍张照片:哎呀,XX来接我了,好开心。
6直奔宾馆,拍张照片上传:这个宾馆没有空调唉,讨厌死了,不过,为了美食,就凑合一下吧。
7.吃饭前把食物拍下来上传。
8。第二天直奔所谓的著名景点去,拍张照片上传,顺便抱怨下人很多天很热,大姨妈错乱心情很烦躁云云
9收拾收拾行李,抱怨下假期不够用啊,没玩够啊,blablabla。
10回家回学校,整理照片,上传。
不知道这些步骤有没有引起大家共鸣,反正我想说的是这绝对不是个人杜撰,而是当今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理解的所谓旅行的价值观。我个人的理解就是:通过没本事的手段来一段没本事的坐飞机行程,来证明自己已经有足够的本事花着父母的钱酣畅挥洒青春,实现自己自私的梦想了。
很多人都希图在旅行中寻求到意义,而就像周国平先生说的:“一切的意义都寓于过程。然而,现代文明是急功近利的文明,只求结果,藐视过程。”(《守望的距离》)大家扪心自问,你因为旅行,获得了什么?真正获得了什么?
我觉得很少有人能真正回答出这个问题来,每个人都陷入了一个怪圈,平时忙着攒钱,攒够了钱就去旅行,然后在嘈杂声中,在拥挤的人群中花完了时间和金钱,回到自己无比鄙视的工作岗位上继续攒钱,以便开始下一次的“旅行”....
不,这不是旅行。 我们不远万里去了一座城市,却只是拍了几张照片回来,没有用心去感受那座城市所带给我们的氛围,用心去聆听这个城市的声音...虽然中国的城市每座基本都相同,但每个城市所包含的自己独有的精神和沉淀是不同的。《迟到的间隔年》里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不可怕,怕的是迷失。孤单可以习惯,空虚不能习惯,可以两手空空回家,但不能带着空虚的灵魂。”现在我貌似能理解这空虚的含义了,当你背着沉甸甸的背包准备出游时,或许你的内心依然空虚。当你踏出脚步的那一刻,你只填补了心里的一半,而另一半需要你自己来填补,那就是释放心中的所有情绪,带着一颗你真正想去做事的心,然后努力去做。
我特别佩服的一位行者跟我说:金钱决定旅行的长度,眼界决定旅行的宽度,心灵决定旅行的深度。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写道:一辈子是场修行,短的是旅行,长的是人生。旅行,能让你遇到那个更好的自己。我认为,有深度,才是真正的旅行。
我一直不能理解一个现象,大外有座后山,绿化不错,景色也不错,登上山顶,可以远眺大海,俯瞰大外,景色真的很好,但是周围那些叫嚣着要去环游世界的孩子们,竟然连一百米之隔的地方都没去过!
可笑?可怜!
还有人找借口说旅行没时间没钱。其实又是那句老掉牙的话:真正的旅行,或许真的是带着一颗心上路,不必在乎目的地,不必在乎有没同伴,不必在乎有没有相机,或许还可以不必在乎有足够的钱,只要你的一颗心,只要你去做,你敢做,你绝对可以领略到世界上最好的风景,最最让自己刻苦铭心的经历。
别再好高骛远了,别再等待假期了,别再跟我说,你要去旅行了。我真的不明白,一个连自己身边美都发现不了的人,通过旅行,能收获什么?
你为什么要把距离跟旅行对立起来?为什么要把时间跟旅行对立起来?为什么要把金钱跟旅行对立起来?
别再跟我说你要去旅行了,你不一定要找个大海春暖花开。不一定要找个农场喂马劈柴。在平时,如果你吃一个玉米猪肉馄饨都很开心,能够领略它的味道,那馄饨就是你的另一个世界。在周末,如果你和朋友一起能放松自己,感受另一种不同生活,那你大概已经周游宇宙,不必依凭什么了。
旅行,从来不是梦想,只有你空虚如游魂,才会拿它做标榜。
别再跟我说你要去旅行了,一个人心有多大,他就能走多远,如果你自己都走不出你的心,坐上飞机又能飞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