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沙发客网|新一代沙发客专业网站|俱乐部 返回首页

366993815的个人空间 http://www.cnsfk.com/?1422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特区经典之梧桐山野牛

热度 1已有 1036 次阅读2010-11-11 21:10 |个人分类:vei|

关于梧桐山野牛,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传说。

    深圳梧桐山上野牛群的存在已是不争之事实,而且不断繁衍,形成种群。经由考证,是当年边防部队饲养的牛跑到山里,渐渐适应了野外生存环境。还有一说是百姓家的耕牛或者肉牛跑到山上,仔细一想,有点不大靠谱,因为农民家的牛肯定是严加看管,就算是丢了,也一定会找回来的,那毕竟是生产力啊!

    既然形成了牛群,可见当年出逃的牛不止一只两只,至少也是一次集体逃亡,否则肯定是难成气候。从生物学上讲,若干年代之后,梧桐山野牛将成为一个真正的野生品种也说不定。

    这些年来,关于梧桐山野牛群的报道经常见诸媒体,三五成群、老老小小,清一色的黑牛出没,也经常为目击者所证实,成为山林中别具一格的情趣。

    众所周知,梧桐山虽然海拔不高,但是山不在高,作为周边地区的最高峰,山中的桫椤证实了它的古老,因为在名山大川里能够找到恐龙的食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此外,土沉香也是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据传香港这个名称的来由是因为制香,而土沉香正是制香的原料。

    然而,本文要强调的是深圳另一只著名的牛——开荒牛,这是一个为整整一个时代所熟悉的开拓形象。开荒牛并不是一头真实存在的牛,而是深圳改革开放的象征,因为一座当年颇为争议的雕塑而得。

    这只开荒牛的造型为紧绷全身,呈现出具有张力的肌肉线条,整个身体凝聚着巨大的力量;牛角前冲,牛头抵向地面,四腿用力后蹬,牛身呈竭尽全力的负重状;牛身后拉的是一堆丑陋的腐朽树根,据创作者言,象征着落后思想需要连根拔出。

    “开荒牛”的形象,成为深圳精神乃至改革开放精神的“世纪象征”。

    大型铜雕“开荒牛”(560×290厘米),1984年7月27日正式落成于市政府门前广场,作者为著名雕塑家潘鹤,它的诞生还有一段堪称曲折的故事。

    早在1980年,刚刚诞生的特区便想立一座能够反映城市精神的雕塑。最初的设想是“大鹏鸟”,寓意大鹏展翅之鹏城;但著名雕塑家潘鹤认为,大鹏展翅,建在山上最合适,在城里的大院里,四面都是建筑物,飞的形象不鲜明,成了被困的笼中鸟。后来又提出“莲花”和“狮子”两种方案,最后,潘鹤提出开荒牛的构思,取埋头苦干、勇于开拓之意。

    当时一位负责审批政府财政支出的官员反对建这件雕塑,理由是,建一座假牛比买一头真的牛还要贵。孺子牛的雕塑完成后,又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特区要腾飞,而这头牛低头低脑的,形象不好。

    雕塑通过后,起初命名为“开荒牛”,但考虑到“将来开荒完了怎么办”,最后取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意,定名为“孺子牛”,意为人民公仆要甘做人民大众的牛,并将作品正式命名为“孺子牛”。然而,因为它形象地再现了特区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还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开荒牛”。

    1999年,深圳市委常委会通过决定,将“孺子牛”铜雕整体迁到了外大门口的花坛上。同时,办公大院围墙后退10米,为深圳老百姓再献出一块绿地,至此,开荒牛走出深宅大院的围墙,成为与市民亲密接触的街头景观。

    梧桐山野牛群,源于中英关系对立年代政治边防的副产品,而开荒牛,则是结束那个冰冷时代的标志物,由此说来,此牛与彼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深圳历史上的特殊景观。

作者:来源: 深圳晚报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QQ|小黑屋|手机版|沙发客网 ( 冀ICP备19007410号-2 | 全球排名

GMT+8, 2024-12-23 08: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